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别人家外墙渗水为啥要扣我家钱? 今夏特别热  阿拉怎么过
第6版:上海新闻 2024-08-26

今夏特别热 阿拉怎么过

非遗美味龙华禅食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曹家渡街道

养老“防护网”助老人安然度夏

“今朝老热额,我早点过来接侬,路上凉快点。”早上7时,曹家渡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护理员小沈给陆阿婆打了个电话,关照她出门要带好水和常备药品。当陆阿婆来到中心,服务已准备就绪——空调提前打开,毛巾已备好,护理员在老人进房间后,第一时间帮她擦汗,并倒上温水。

这个盛夏,热浪滚滚。虽然处暑刚过,但依旧暑热难消,给社区老人带来诸多不便。曹家渡街道联合辖区各为老服务场所为社区老人提供多样化便民服务,编织起一张安全、舒适、健康的养老“防护网”,助老年人安然度夏。

近日,叶庆居民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王阿伯不慎在家跌倒,初步判断身体无大碍,他爱人第一时间求助居委会和社区老伙伴志愿者。持续高温下,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对社区独居、孤老等,街道14个居委会都已建立详尽名单,并设计了应急机制。居委会块长会与独居老人及其家属交换联系方式,确保紧急情况下老人能第一时间向居委会求助,也便于工作人员及时通知家属。

居委干部坦言,面对社区突发事件,也会遇上不少困难。魏阿伯在走廊晕倒,被物业发现后送到静安区中心医院。叶庆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超说:“魏阿伯未满60周岁,不在居委会重点关心的名单中,但他孤身一人在上海,我们之前就特别提醒物业要多加留心。”老人在上海没有亲戚朋友,居委干部一边在医院陪诊,一边求助社区民警,想办法联系上了他远在深圳的弟弟,最终老人转危为安。

曹家渡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33%,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人口总数的4.55%,而子女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父母就医成了难题。为此,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成立了就医协助志愿者团队,还与居民区联动开展“医路有我——就医协助”项目,由居民区工作人员提前告知需要帮助的老人情况,再由志愿者上门陪同就医。针对行动不便需配药的老人,社区工作人员还会统一收集信息交志愿者帮忙。目前,这一项目已覆盖叶庆、武西、高荣、中行别业等居民区。

除了志愿者陪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推出医务陪诊服务。“手机预约、查询报告等操作对老年人存在一定的使用门槛,因此陪诊服务不可或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娄灵芝介绍,中心去年成立了由8位护理人员、1位管理人员、2位导诊、2位社区志愿者组成的陪诊团队,从挂号、候诊到检查、取药,按需提供一对一陪诊服务。

不仅如此,老年人还能通过“健康静安”公众号享受“视频问诊、送药到家”的服务,足不出户就可解决就医难题。据悉,“健康静安”公众号还提供了更为贴心的“云陪诊”功能。只需绑定亲情账户就能邀请家人共同参与就诊过程,实时共享就诊信息、远程视频陪诊,并在线完成医疗费用支付及药品配送,极大程度解决了老年人高温天就医难的问题。

本报见习记者 陈佳琳 通讯员 廖荩薇

张园

天井画廊送上“凉方”

本报讯(见习记者 陈佳琳)处暑刚过,高温天威力不减。昨天,张园送上一剂“凉方”——来天井画廊,沉浸式体验“石库门里乘风凉”。

走在茂名北路上,天井画廊以清凉冰爽的“夏日”主题营造街景。氤氲水汽中,晶莹剔透的“冰块”装置成为亮点,为游客带来视觉和体感的双重满足。张园内,精心布置的2024宋巍彩墨作品展将持续到9月25日,展出沪上知名画家宋巍7年多创作的49件荷花主题作品,在粉荷碧水的画意中给人无限清凉。

作为石库门建筑中的代表性空间元素,天井历来是上海市民生活的重要载体。从建筑形式而言,石库门建筑密度相对较高,建筑间距狭窄,缺少大面积室外空间。天井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作用相当于传统住宅中的庭院,使紧凑局促的空间多了一点通透感。

因此,“天井”成为张园对海派建筑和海派文化理解创新的突破口。通过对天井空间的意向解读,张园将城市生活的经典场景融合重塑,不仅展示了自身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也为市民提供了感受海派文化魅力的绝佳场所。

本次在张园展出的画作,是宋巍在7年中近21个月的花期观察日出日落时荷花的变化绘制而成。画作通过荷花与梅兰竹菊、山石奇木的组合,展示出丰富多样的视角。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画作的布置结合现场空间,因地制宜,形成多个灵动的主题展区,仿佛在城市中打造出一亩荷塘美景,吸引众多市民“为荷而来”。

据悉,本次活动是张园天井画廊系列文化活动的首场。以夏日为启幕,张园不久后还将推出“天井画廊”系列主题的更多文化活动,融合天井画廊·荷合张园主题文化艺术展览,共同形成张园“天井画廊”的主题表达。

龙华古寺

180道全素食让老饕赞不绝口

全素食能做成琳琅满目的自助餐让人欲罢不能吗?昨晚,受邀品鉴180余道素食的文化、餐饮业资深人士,被龙华古寺深厚的禅食文化深深折服。见多识广的他们,不仅开餐前拿着手机猛拍,还边品尝边讨论,或研究黄金耳、羊肚耳、核桃菌、绣球菌、辣木苗等少见的食材,或推荐新发现的某样看似寻常却别有滋味的美食,更嗔道,“减肥计划又流产了”“连吃三个酸菜饺,今晚要走回家了”。说完又默默起身端回一盘盘美食。

禅食的直接源头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梁武帝的饮食主张。它融合了中医养生、道家养性、佛家禅悦的思想,选取天然食材手工制作,口感清爽,很受普通人喜爱。龙华禅食制作技艺四代传承,从明清时期开始为龙华庙会礼佛上香的民众提供素面摊位,并创造了龙华豆干制作技艺,再到如今的第四代传承人不断发扬光大,龙华素面、龙华素斋(宴)、龙华净素点心和龙华禅茶已成为几代上海人的美食记忆。

昨天下午,不少市民来买净素月饼,趁热吃下,味道始终如一。除了月饼,龙华寺昨天展示的180余道素食更令人惊叹。以南瓜为原料的蛟龙食雕栩栩如生;各色菌菇刺身搭配柠檬片和芥末,口味清爽;荷花、蟠桃、元宝、莲藕、核桃……惟妙惟肖;雪白的“爆口蘑”似鱼蓉又似豆腐,根本想不到它竟是花生粉混合淀粉调制的;藜麦混合牛油果制作的沙拉,闻着臭却吃着香的浓汤私厨臭豆腐,黑松露酱凉拌的绣球菌等,都让品尝者回味不已。

龙华禅食制作技艺是上海市级非遗。据传承人、上海市劳模刘锦久介绍,这些素食取材天然新鲜,制作技法讲究,因此口味十分突出。继今年3月在华盛顿举办“龙华会上喜相逢”主题佛教系列文化展之后,9月下旬古寺又将联合美国华人博物馆,举办以“禅心素馨,美洲飘香”为主题的素食文化节展示中国传统素食文化。百闻不如一“尝”,相信这美味也一定会让外国友人欲罢不能。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