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老兵深情 吃在军营 人生财富 “国家队” 雄师过江
第16版:军界瞭望 2024-09-23

人生财富

有一次,我陪父亲去重庆旅行,从市内进到涪陵山区,一路峰峦隐现,烟雾缭绕,但我们不只是怡情山水,我要陪退伍半个多世纪的父亲去找寻一段“燃情岁月”。

目的地终于到了,望着山体上赫然刻着“816工程”大字,父亲表情肃穆,如同与那个火红的年代共情了。这里是816地下核工程的遗址,1968年,年轻的父亲作为工程兵一员,参加了这项重大国防工程建设。儿时,我常听父亲说起军营中的生活,可每每提及具体在哪个兵种,在做什么,他只是淡淡地说“挖洞”。如今,我陪着父亲走进已经解密的工程内部,那种震撼难以言表,巍巍群山里,居然挖出18个大型洞室,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竖井多达130条,洞体轴向线长加起来超过两万米,有个洞室居然有79.6米高,洞中有洞,四通八达,而这些全靠人工一点点打通。

当年工程兵作业时,都要先进洞检查有无塌方和出水点,符合安全规范后才能施工。一次,父亲发现裂缝,他马上架起钢梯,纵身上梯,手持一米多长的钢钎紧急处理,钢钎顶尖嵌入石缝,仅仅扭动了一下,磨盘大的石块随即落地,砸到钢梯,他也随即摔下,幸好只是轻微脑震荡。部队开进工地之初,没有房子住,就自己搭帐篷,然后就地取材,在乌江南岸建起一排排营房。由于当地自然条件特殊,无法种植蔬菜,导致战士们长期缺乏维生素,出现皮肤溃烂的症状。吃杂粮,吃咸菜是当时生活的常态,“刮风当电扇,下雨当流汗”成了干部战士的顺口溜。

816工程从1966年立项到1984年停建,再到2002年解密,尘封的军事机密终见天日,继而成为文物保护单位和著名景区。我问父亲,工程没有启用,会不会遗憾,他摇了摇头,说:“这个工程到底怎样评价,是历史的事情,但对我来说,意味着学习和历练。”

从洞口出来,外面依旧一川烟雾,山峰在翠色掩映中,灵动又秀美。父亲在这里度过了自己最好的年华,也学到了最珍贵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我想这一定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井玉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