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老兵深情 吃在军营 人生财富 “国家队” 雄师过江
第16版:军界瞭望 2024-09-23

“国家队”

十年前,我携笔从戎,成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某连的一员,参与长征火箭发射保障任务。即便退役后,每当看到火箭腾空的场景,我的心中就不由想起在“国家队”的日子。

记得当年送兵专列从上海出发时已是初冬,随着列车北上,沿线的草木逐渐枯黄,大地开始被厚厚白雪覆盖。到了驻地,老兵热情地欢迎我们,班长带大家去食堂吃饭,还亲手给我端来一碗小米粥。我“冒失”地问班长:“这里就是太原吗?”他回答:“这里是重地,承担重大任务,不该问的不问,以后不该说的不说,这是你要学会的第一条纪律。”

新兵连的三个月,每天迎着晨曦微光跑步,清晨限时整理内务,白天集中理论学习,练习队列,夜晚灯光下踏鼓点,夜深人静时站岗执勤。每晚一躺下就秒睡,但不定时会响起紧急集合的哨音,随时进入战备状态。慢慢地,我们的步伐从散乱到铿锵,内心从脆弱到坚强!

冬去春来,新兵下连,我被分到最一线的连队,朝夕守护火箭发射塔架。除了军事训练,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上阵地学专业知识,熟悉操作流程。每到最冷月份,发射场室外最低气温超过-30℃,而卫星封闭区的温度要始终保持在+20℃左右,除了保温塑料泡沫,还需要其他保温设施,以保证实施几轮调试,直到送卫星运载火箭一飞冲天。当发射任务进入倒计时,我们总是最后一批乘车撤离,汽车开到安全地带后,一听到火箭点火起飞就赶紧往回开,赶在第一个到达现场,对发射塔架进行检修。有一次,火箭起飞时掉落的泡沫,点燃了山丘上的枯草,我们拿起各种工具,第一时间阻止火势蔓延。

每次任务结束,集体观看央视新闻联播时,大家会格外关注,虽然镜头没有聚焦我们,但只要看到穿着“中国航天”制服的工作人员,那就是我们。当再次听到“任务圆满成功”时仍会十分激动,眼含热泪,感觉自己离国家很近,强军强国有我。

退伍卸衔仪式上,班长告诉我:“之前你是一个士兵,以后你是一个老兵。这是叮嘱你的最后一句话。”

十年后,我偶遇当年战友,倍感亲切,邀请他一起在羽毛球场上挥洒汗水。休息闲聊中,旁边一位教练说他以前是国家队的,后来退役了,我说我们也曾是“国家队”,他说你们是学什么运动的,我们指了指头顶说,天上有好几颗卫星是我们参与发射的,大家哈哈大笑。

阵地已换,初心不改。我们永远属于“国家队”。 吴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