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2日 星期三
清心(中国画) 时光清浅,迈步向前 吃饭三碗 棋坛斗士赵汝权 对抗能力 那年观灯 打卡哈尔滨路
第10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4-09-29

吃饭三碗

茶本

来到北京后,吃过许多次烤鸭,有的好吃,有的不好吃,各家厨艺相差很大。在乡下生活了二十多年,还是民间滋味更好。我记不起我小时候有什么好吃的,小食品什么的一样也没有。常见的四大样:面包、饼干、麻花、油条。油条在我们那里通常叫大果子。

小时候真的没有肉吃,看看莫言的《四十一炮》,里面的描写真实而亲切。真正的好肉没人买,卖肉的倘若只卖瘦的,一定会吵架,买到板油什么的才过瘾。买到肥肉、板油,回家自己炼油,炼后的油渣尤其是美味,猪油拌饭是至美!

大规模敞开了吃肉,是在年前杀年猪的当日。柴火大锅热腾腾地滚着,想吃就捞去吧,彼时最惬意。平日想吃,是没有条件那么爽利的。窘迫的情况一直持续到高中都没有好转。高中住校,离家很远,一般要一个月回去一次。有时同宿舍的几位凑钱买鸡架子,自己在屋里用酒精炉炖。鸡架子便宜,一买就是好几个,然后用脸盆炖。铁脸盆,早晨洗脸,晚上洗脚,半夜炖鸡架子。吃的时候从来没有心理障碍,都觉得非常好吃。看着鸡架子在脸盆里咕嘟咕嘟地冒着香味,酱油把残存的鸡肉渲染色泽红润,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就差手舞足蹈了。我们管这个叫“闻鸡起舞”,当然不是发愤图强的意思了,大快朵颐才对。那些当年一起闻鸡起舞的同学,如今也是天各一方了,不知尚有谁残存这个记忆碎片。沈阳街边小吃和饭店是没有炖鸡架子的,但烤鸡架极多。鸡架子曾有一度脱销,售价堪比整鸡。但北京接纳了羊肉串,对烤鸡架始终排斥,没有人去做这个生意。后来偶有所见电烤的,干巴巴的,根本就没有那个情调了。炭火烤的,把鸡架子拍扁,铁丝篦子一夹,随着烤,随着冒油,一滴一滴鸡油落入炭火中,滋滋作响,鸡架颜色由白变黄,由黄变深,撒上辣椒面等调料,香气在喧嚣中弥漫,直散入静夜长空,至今想起,悠然神往。俗事抛掷,浅斟低唱,追求美食之精髓就在于此吧。

想起一句俗语来:吃饭三碗,闲事不管。仔细咂摸这句话,觉得也很有道理啊。为什么长大了反而不如少年自在轻松了呢?生活的小烦恼总是不断,饭吃不安,觉睡不稳,心中不得宁静?——你吃得下三碗饭吗?如果吃得下,不妨试试吧!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