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东
四十年前的国庆节,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从警卫连值班室推出自行车,一脚跨上骑往杭州劳动路涌金门邮政所,去投送连队战友的信件。到了邮政所,我喜滋滋地从军用挎包里掏出了一大摞信件,每封信的右上角第一次盖上三角军邮戳。想到几天后,战友的家人收到没有八分钱邮票的来信,他们一定会露出惊讶的表情。
两年前,我在新兵连参加集训,夕阳西下回到住处,如果有了自己的来信,心里美滋滋的,如果没有自己的信会有点小小的失落。父亲每周给我寄几期《工人日报》,报纸连载了李存葆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这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捧读他们谱写的生命壮歌,足以让人泪流满面。班主任在信中满是激励的话语,更有同学们的问候。他们字里行间有羡慕之情,同学多会在信中向我要穿军装的照片。
我当上连队的通讯员后,赶上了部队使用三角军邮戳。三角邮戳“义务兵免费信件”,对于战士而言这是一个独特的标志,也是一份心灵的寄托。有一位战友的母亲,第一次收到儿子寄来的没有邮票只盖着“三角军邮戳”信件时,觉得不可思议,回信时特意问:“你的信怎么没贴邮票也能寄回来?”得知缘由后,母亲为这封信上的“三角军邮戳”感到自豪。在母亲眼中,这是儿子军人身份的象征。
每天傍晚,我把从邮政所拿回的信件摊在桌上,我的房间里笑声不断,战友就餐前看到父母乃至恋人的来信,都非常兴奋,站岗值勤的疲惫之色一扫而空。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我心里暖暖的。
我在连部当通讯员的日子里,经常听到战友述说他们家乡的变化,分享他们的喜悦。我至今都没有忘记,炊事班的小苏老实木讷,不善言辞,他的手指轻轻撕开女友的来信,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的文化程度低,每次给女友写信,不知道写些啥。他告诉我最后悔的事,是参军离开村庄没有去拉女友的手。我说不要紧,你把想法对我讲,我帮你写回信。我三下五除二罗列了小苏在炊事班的表现,末了写道:两人今生能相恋,是千年修来的缘分。今生有你,我珍惜。把你的手给我,让我们紧紧地握着,永不放开,好吗?不论未来的路怎样,我陪你一起去走!小苏听我念了这些话,他涨红了脸,像一个熟透的红苹果。
四十多年过去了,那些盖上三角军邮戳的信件,那些倾注了我们所有情感和思念的信件,永远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