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泼水狂欢(摄于西双版纳) 震撼 周城看扎染 没有灵魂的步数 陪秦怡老师买大闸蟹 且喜溪流岸岸深 测量“温度”
第13版:夜光杯 2024-10-17

没有灵魂的步数

程旭

和朋友一家自驾出游,瞥见朋友手指上缠了一个电子表似的小玩意儿,时而像转经筒在空中抡圈,时而像发莫尔斯电码一样有节奏地对它敲打,我不禁问:“你手上晃的是什么东西?”

“数字化智能念珠,”他狡黠地一笑,“心里念一句经,就手动给它加上一个数。”

“那是个计步器!”他女儿拆穿了皇帝的新装。

朋友解释道:“我们公司督促员工强身健体,必须日行万步,就给大家都配发了这个。数据要定期上传到官方网站,公司还为此设计了主题活动,今年叫‘80天环游地球’,去年叫‘三百六十五里路’。活动中各部门有排名,我们不配合不行。今天咱们要开一天的车,万步的目标够呛,只能用施加外力的方式‘欺骗’计步器,让它以为我在走路。”

“前些天我正好看了一个TED演讲,一位耶鲁的女教授为了获得更多的步数,就把计步器放到她三岁女儿身上,你知道孩子们总是爱跑跑跳跳的……”我说到这里,发现朋友涨红了脸,又是他女儿说出了真相:“平时这个计步器就是绑在我身上的!”

过了些日子我去他家吃饭,看到他手机在一个秋千架似的“永动机”上荡来荡去,猜了半天不知道这是什么法术,他给我解密:“我们那个走步活动和运动软件的步数共享数据,这个叫‘摇步机’,手机放在上面就能实现原地踏步的效果。”

刷步数这件事居然还能搞小发明创造?我去电商平台一搜,嚯!摇步机这种品类已蔚为大观,有充电款、定时款、变频款,想走多少步都能设定,最热的款型月销过万。“难道有这么多公司都搞走步活动?”我正对产品应用场景迷惑不解,刷到的一个广告语令我恍然大悟:“无须运动!健步神器解决您暴走烦恼,让您轻松霸榜封面!”

那位耶鲁教授的演讲题目是《行为成瘾是如何发生的》,她说自己之所以疯狂在家里转圈、爬楼梯攒步数,是步数和健康绑定的“意义感”、一步一个数的“确定感”、在社交网络比拼的“联结感”和计步器软件设计具有“成长感”的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赢她的是个利用电磁效应的磁铁组合装置,而非活生生的人,她会不会再增加一项“幻灭感”?

大数据专家赛思·斯蒂芬斯-达维多维茨在《人人都在说谎》这本书里说,数字本身极具诱惑性,尤其和绩效、利益、成功、荣誉等因素挂钩,所以人们才会醉心于作弊刷数据,而大数据分析的一个致命缺点正是高估可量化观测的东西。当年我和朋友共写一个博客,开始我们都专注于内容创作和更新的频次,直到我们发现有阅读量统计这个魔盒,天天盯着那个增长乏力的数字,所有的努力都是为它而战,把我们最初的写作梦想——分享日常的会心时刻,唤起灵魂的战栗和激荡——抛到脑后。正如耶鲁教授说,那个计步器,人们平均每天会查看29次,它把我们的注意力切得稀碎,把生活变得抽象。

最后,还是朋友的女儿对我们进行了棒喝:“这样子走路,是没有灵魂的!”是啊,这样子做什么事,都是没有灵魂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