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泼水狂欢(摄于西双版纳) 震撼 周城看扎染 没有灵魂的步数 陪秦怡老师买大闸蟹 且喜溪流岸岸深 测量“温度”
第13版:夜光杯 2024-10-17

测量“温度”

徐梦嘉 文/图

温度作为一种物理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温度的概念。而温、度两汉字远源在我国商代(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甲骨文就有了。小文测量“温度”,是对温、度两字构成的“测量”解析。

昷是温(溫)的初文,甲骨文(图一)形象描绘了人用水浴于盆中用热水表示温暖的意思。有底座青铜盆能容下一人。洗浴用的古代青铜器称为水器、盥器。根据资料,现存最大的盥器为虢季子白盘,长130.2厘米,宽82.7厘米,高41.3厘米,堪称西周青铜器的魁首,形制同当今长方形的大浴缸,并有精美的纹饰,可见商周青铜器铸造工艺的发达。

商周时期,贵族在祭神拜祖、宴飨礼宾时都要进行严格的洗盥之礼。《礼记·内则》记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沃盥礼是在祭祀、宴饮等重大活动前进行的一种礼仪,主要目的是清洁身心,以示对祖先或神灵的尊敬和虔诚。

有款金文温(图二)是一幅美画,构形是:1.从山峰流下的水,“皿”上有“火”,表示山峰流下来是温泉,人工引到盥器(皿)中。2.标准的水珠形,这水珠的构形实在浪漫富有哲理,一滴大水珠,中有五滴小水珠,似乎告诉我们,即便是浩瀚无垠的海洋,也是由无数的小水珠汇聚而成。画面中不见人,应该是准备就绪,等待贵人莅临,行使洗盥之礼后,祭拜山神。

我国足浴疗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传统,但早期足疗如何,迄今无有力史料记载。然而在汉字缤纷的大千世界里有这么一款甲文温(图三),系脚泡在热水盆中的特写,悠闲得很。此字无疑是实实在在证明上古足浴疗法已存在的中华文明活化石,满满的历史厚重感。

度(甲文,图四,度)右三角形表示石块,左为右手(又),右手在比画石块,表示建筑施工时石匠在测量、评估选定石料。造字本义:测量、评估石料。三角形亦泛指一切物体,用手度物。我认同有学者认为是在秦汉画作中常见的“矩”(三角尺或折尺)。一款甲骨文(图五)明显可窥见先人手持三角矩尺的构形。山东嘉祥县武梁祠东汉画像砖中,有远比甲骨文商代早的新石器时代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手中拿三角矩尺的画面,伏羲手中的“矩”告诫人类应懂得自我衡量,懂得自足和适度。

手中拿着矩尺是度的基本义项,如《韩非子·郑人买履》“吾忘持度(dù)”,成语“度长絜短”等。并从尺的计量、测量、丈量,衡量、审时度(duó)势意涵,引申出各种“尺度”,如角度、温度、湿度、高度、难度、限度等。以尺度为依规,于是有了制度、法度等词语。藉用尺来一尺一尺地丈量,带出度的数量义项“次、回、遍、趟”等,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句“崔九堂前几度闻”。从尺度的丈量等义,进而衍义经历的时间义项,比如度日如年、度过假期等。需指出的是,描述时间流逝的“度过”与描述空间跨越“渡过”是不同的,与水域相关的空间场景都用渡,如:渡过江河、渡船等。而渡过难关、渡过困难时期,约定俗成,宜用渡不用度。因为这里的度过对象已着重在空间跨度,如同渡过江河一样。

金文小篆(图六)起一直到隶楷,度的手(又)保留下来,石或尺的字根讹变。许慎没见过甲骨文,《说文解字》认为度仅仅是形声字:“从又,庶省声。”不知这个无字根火(灬)的“庶省”还表示字的形义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