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为最“脆弱”的文物提供最可靠的保护 上博东馆国宝级书法就位 为时代立传  为人民造像
第9版:文体汇/动态 2024-10-19
上博讲坛带你了解书画修复师的成长路

为最“脆弱”的文物提供最可靠的保护

一幅完整的古书画展出,背后有多少修复师付出的心血?昨天,上博讲坛第四季第九讲邀请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上海市古书画修复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瑛,带你了解《一名书画修复师的成长之路与技艺传承探索》。

1981年,18岁的黄瑛进入了上海博物馆,师承其父黄桂芝,开启了自己40多年的书画修复事业。在中国古代的艺术文物当中,书画类文物是最脆弱的之一,因为绢薄纸脆,对它的保存条件和修复技艺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做修复之前,一般要打三年的基本功,包括磨刀、棕刷工、刀工、排笔工还有打糨糊。”

上海博物馆古书画修复有着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早在1958年,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工程就在中汇大厦6楼成立。1996年,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开馆,修复室也搬到了馆内5楼。今年7月上海博物馆东馆开馆之后,每周三、周五、周日,修复师都会在馆内4楼开放式的文物修复展示区内作业,让参观者也能看见文物修复的过程。

通常,上博每件古书画的修复都是由一位修复师独立完成。遇到特别大的藏品,才会由两至三人合作。修复的过程也是全手工的,没有任何机器参与。黄瑛还记得自己修复的第一件古书画是齐白石的一张牵牛图,破损虽不严重,但颜色是重彩的,修复之前还要做架构处理,全程都是由她自己独立完成。

40多年的修复师经历,黄瑛除了扎根上博,更将修复技艺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文物修复的种子也被上海博物馆的修复师尽力播撒到其他博物馆、社区、学校等。作为上海市级非遗古书画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瑛受邀前往航海博物馆、康健街道以及各中小学,带市民、学生手把手体验古书画的修复和装裱流程,包括如今在东馆的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修复师背后的故事,更多人加入文物修复的事业,传承文物修复的技艺。同时也希望普通人了解文物修复的过程之后,也能更好地保存家里的书画藏品。”

本报记者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