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世荪
上海人之间发生龃龉、说话不中听时,常会严词相戒曰:牙齿篫篫齐!“篫”是顿齐散乱物品的意思,牙齿在口腔里,不可能拿出来弄齐,那么,“篫牙齿”从何说起呢?
窃以为篫牙齿指的应该是“叩齿”,就是上下牙齿相互叩击。
叩齿,古代也称作“啄齿(或琢齿、涿齿)”;上海话中“篫、啄”同音。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土的湖北张家山汉简中,就有记录说:“学以涿齿,令人不龋;其龋也,益涿之”;意思是每天早上起床后叩齿,具有预防和治疗龋齿的功效。按照自古在中国就流传甚广的道家理论,啄齿(叩齿)不仅是养生保健的简易方法,还是警醒自身、聚神避邪的有效手段。南北朝陶弘景《真诰》:“煞鬼邪鬼常畏琢齿声,是故不得犯人也”;元代李鹏飞《三元延寿参赞书》:“夜行常啄齿,杀鬼邪”。为此,道家认为在举行、参加重要的活动或礼仪前,都要肃然凝神、啄齿自警。唐代《上清修身要事经》:“凡存修上法,礼祝之时,皆先啄齿”。这种敛神集气的法道甚至也成为某些文人墨客的临场做派,譬如《酉阳杂俎》记录唐代隐士范阳山人作画时,“具丹青墨砚,先援笔叩齿良久,乃纵笔豪水上”。
上海人要对方“牙齿篫篫(啄啄)齐”,大多并非出于笃信庄老,而是提醒对方不要太过随意。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暂且假设你不是蓄意,而只是精神散乱、心智迷惘时的唐突口误、一时糊涂,所以给你叩齿冷静后再说一次的机会。类似的言辞还有:下巴托托牢!嘴巴清爽点!侬再讲一遍!等等。总之是提醒你:听者很生气,事情很严重!算是一种相对理性的警告。就语义而言,比“瞅你咋滴!”之类直接拱火、点炮的挑衅姿态显然要温和许多;在已然剑拔弩张的场合,给彼此都留下了回旋的余地,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正好符合上海人凡事尽量理性的处事习惯。都说“冲动是魔鬼”,“牙齿篫篫齐”就是在驱避冲动这个魔鬼。如果因此能够避免矛盾升级和事态恶化,当然也符合息怒顺气、养生保健的要旨,这和道家以聚神避邪求健身强体似有共情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