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丽珈
舞剧《敦煌归来》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委约项目,日前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上演。这部作品以晚唐时期的敦煌“信使团”为故事背景,实验性地试图通过舞蹈艺术展现敦煌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凸显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家国情怀。
胡沈员是在几年前一档电视节目《舞蹈风暴》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现代舞演员。他在总决赛中的舞蹈《遇见》以周深的《大鱼》作为背景音乐,那飞沙扬起停在半空的瞬间,永远定格在记忆中,就好像是带着翅膀的精灵。
舞蹈和舞剧是舞蹈艺术的两个不同领域,它们在形式、内容和表演方式上都有区别,综合来说,舞剧是通过舞蹈来讲述故事,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和戏剧性。
这一次,胡沈员作为出品人、制作人、总编导,带领团队花了两年时间,创作了《敦煌归来》这部舞剧,主创团队都是国内的一线。
这部舞剧以有很强西域背景的舞蹈——敦煌男子舞为突破口,糅合了历史与现代审美,在人物和历史大背景下试图刻画敦煌文化的坚韧和骁勇,前有王潮歌在敦煌当地创作沉浸式、视觉效果极强的互动演出作品《又见敦煌》,另有徐克《新龙门客栈》里的大漠孤烟和儿女情怀,无疑都是灵感和压力。在舞剧的舞美设计就可见一斑,采用了立体沙块来展现西北土地的特征,每一次立体沙块的移动,都寓意着信使团前进所经过的每一块承载厚重历史的土地。人物石婆和她的仆人,加上在客栈里的一番类似武术的舞蹈,都可以看出细节和心思。更多的,我们还可以看到胡沈员和深圳舞蹈团的深度合作,以自己在舞蹈上的影响,对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的探索,联动更年轻的舞者,以独舞开场,群舞中糅合朝鲜刀舞、敦煌男子舞和西藏舞,以一己之力致力为之后舞蹈舞台留下更多好舞者,不再是一人像,而是众人像。
值得学术探讨的区域会是舞剧中戏剧性和故事性有没有可能被呈现得更好?好的舞者在转型编导的过程中,探索和思考的是什么?好多年前和黄豆豆的对谈时也听他展开过这个问题。笔者在一周前,刚刚看完国际现代舞团Hofesh Shechter Company的《梦剧场》,听到导演谈论梦境对舞蹈的启发。大的历史背景一定更能展示家国情怀,个体的灵动和情感链接是不是可以在民族舞和现代舞的融合中演绎出有国际高度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