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卫钢
家里只有一张电脑桌,每逢周一至周五,为了不与做股票的妻子“打架”,喜欢写点“豆腐干”“萝卜条”的我便很少用电脑,写稿、改稿大多在“掌”中进行。您别说,手机上写稿的效果,还真不赖!
该方法又分两说,一是一旦产生灵感就先在手机上写出初稿,只要不发送,还能反复修改。二是倒过来,将电脑中写好的初稿传到手机里,然后利用做家务、看电视的间隙,以及各种“碎片化”时间,对其反复阅读、推敲,最终再上电脑修订完稿。
写稿、改稿在“掌”中,益处多多。现在妻子做股票与我写稿,互不影响,互不干扰,还产生了“冷却”稿件的时间。众所周知,撰写一篇文章除了酝酿、动笔、修改、定稿等环节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冷却”稿件。将初稿压一压、放一放,再“角色转换”为第一读者去审视稿件:内容、观点是否有新意,能不能使自己从中受益?文章是否精练,能否自圆其说?是否符合欲投报刊的“偏好”?还需作哪些删减或添加?等等。而要达到上述要求,就要藏稿于“掌”中,适当“冷却”它,以退为进,慢工出细活。此外,在手机上写稿,或将初稿转发到手机上再审阅,由于变换了载体与形式,能促使自己冷静下来,从而更准确、更有效地发现问题,加以修正。另外,由于稿件还在“掌”中,再修改也还来得及,还有转圜的时机,能够避免或少吃写稿的“后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