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果
安徽亳州市,历史太深厚。商汤灭夏后立此为商朝第一都,后又为曹魏陪都,区区之地号称三朝古都。
写亳州的题目很多,如老子的亳州,华佗的亳州。但我只写曹操。因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下,有一座8000米长的呈十字形的运兵地道。史称“曹操运兵道”,功能齐全,犹如恢宏的“地下长城”。曹操出生于亳州。公元189年,曹操在洛阳欲杀董卓不成,一路逃窜。逃回亳州招兵买马。因在家乡遭通缉,他跑到邻近的陈留(今属开封)组织家乡兵勇。陈留太守张邈和襄邑(今睢县)巨族卫兹,助曹一臂之力。曹操起用“摸金校尉”在商丘芒砀山一带盗墓,筹措军饷。在镇压黄巾起义时,诱降一批青州黄巾军,编为“青州兵”,迎汉献帝都许昌。从此,他开创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先例。
作为中州门户、徐兖咽喉的亳州,城里的道德中宫是祭祀老子的庙祠,门前的问礼巷据称是孔子向老子求教的地方。曹操的地下运兵道主入口设在城区的最高点:大隅首,现在建了一座巍峨的谯望楼。隐蔽的地道口设在高耸之处,也算兵不厌诈。这里是整个地道的指挥中心,然后呈十字形通向城外四门。全长8000米,共有单行道、平双道、上下两层、立体交叉四种式样,被誉为古代军事史和建筑史上的奇迹。地道中设有猫耳洞、障碍券、陷阱、绊腿板等设施。纵横交错,布局精妙。进去之后,比我十几年前参观的河北冉庄地道(电影《地道战》原型)还要令人惊叹,众多的通风口,紧急时也可以作为出口用。行走时压抑感小,基本不用弓腰低头。
这个运兵道,主要是打仗时起到反包围的作用。据说刚建完却成了走秀的“秀场”。当时曹操手下兵少,为了唬住诸侯们,他让士兵穿着红衣出城,再从地道返回,换上黄衣重新出城。以此显示兵勇众多,队伍仿佛源源不断。
南宋嘉熙四年,黄河泛滥,亳州淹没。运兵道被淤泥堵塞,从此深埋地下700年。1938年,为躲避日军飞机轰炸,市民挖防空洞,古地道重见天日。目前开放的仅700米。运兵道出口处一石碑上刻有“衮雪”二字,这是至今发现的曹操留下的唯一书迹。衮雪二字出自《汉魏十三品》。曹操驻兵汉中褒谷口,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挥笔题写“衮雪”二字。随从提醒:“衮字缺水三点。”曹操抚掌大笑:“一河流水,岂缺水乎!”想到杭州西湖乾隆题写的“花港观鱼”,鱼字下面三点而非四点。也有臣下提醒“少了一点”,乾隆笑答:三点为水,四点为火,难道煮鱼?大人物就是非同一般,气场之大摧枯拉朽。
后世评断曹操,各有言说。但关于曹操的故土亳州,人杰地灵已是共识。孔子在此低首向老子求教,后辈在此只能抬头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