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昨天去世,享年100岁。
曾经有幸于1982年在南开大学,亲耳聆听过叶嘉莹宋词课的辞书出版社审读室老编辑吴雅仙回忆,当年,讲台上的叶先生风度翩翩,从讲台侧面望去,她脚蹬一双那时很少见的中跟皮鞋,令人印象深刻。“只记得阶梯教室的台阶上挤满了来听课的学生。叶先生喜欢崇拜的词人是辛弃疾、苏轼、柳永。叶先生的翩翩神采与抑扬顿挫的声音一起飞扬。”这门课上完,叶嘉莹与范曾还根据词牌名,进行了一番唱和。“叶先生为我打开了一扇理解宋词的美妙窗口。”吴雅仙说。
叶嘉莹说:“我是一生一世都以教书为工作、为事业的人,所以我的心目之中,只是要把古人诗词里面,那些美好的理性、感情,传给下面的年轻人。”
1924年,叶嘉莹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之家,她是辅仁大学古典文学高才生、加拿大皇家学会唯一一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从1945年起,叶嘉莹以一方讲台传授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她还接受了哈佛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高校的邀请,为欧美汉学研究者讲解中华古典文学。她一生经历与亲人生离死别、大时代动荡飘零,是诗词支持她走过苦难。1979年春,她在南开大学开始了回国讲学的第一课,带领学生踏上了一场如痴如醉的中国诗词之旅。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她持续创作、传承教学,以“沧海遗音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的使命感,复兴古典诗词命脉。
2020年,叶嘉莹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由陈传兴执导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在全国艺联专线上映。《掬水月在手》以叶嘉莹在北京察院胡同祖宅为结构概念,由外而内,追寻叶嘉莹交织的个人生命史和诗史。叶嘉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教育事业。她将毕生财产3600多万元全部捐赠给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叶嘉莹的名字曾数次出现在本报。2016年7月10日的“星期天夜光杯”封面刊登整版由学者叶国威撰写的《叶嘉莹 欲将修短争天地》一文,向本报读者娓娓道来与叶嘉莹交往的细节,令人动容(见图)。2017年,4月16日,闫晓铮的《重回视野的“朗读者”:叶嘉莹》一文写了央视《朗读者》栏目的嘉宾叶嘉莹。
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