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音乐剧《锦衣卫之刀与花》月底首演 现代美术教育为何从这里启航 海外读者“催更”“打卡”成常态
第12版:文体新闻 2024-12-17

现代美术教育为何从这里启航

去“虹约申美”展一探究竟

刘海粟作品《上海庙会》

昨天,“虹约申美——刘海粟与两代上海美专绘画作品展”在朱屺瞻艺术馆开幕。1912年11月23日,由刘海粟、乌始光等人集资创办于上海虹口乍浦路8号的“上海图画美术院”,成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昨天开幕的这个展览钩沉了上海美专的“虹口之根”,45位艺术家的53幅绘画作品展示了两代上海美专人在时代变革中交织融汇,海派艺术精神内核一脉相承的意味。

一脉相承

展览取名为“虹约申美”,谐音让人联想到刘海粟为上海美专作的校训——“闳约深美”。刘海粟之女刘蟾也是此次展览的总顾问,在她的回忆中父亲这样解释“闳约深美”:“‘闳’即知识要广博;‘约’是在博采的基础上加以慎重选择;‘深’即钻研精神;‘美’是最后达到完美之境。”从“闳约深美”到“虹约申美”,从深处探究上海现代美术教育的航船为何能从虹口启航,并由此影响百年中国现代美术。

展览分为“虹口弄潮”“艺海传承”“再起新航”三个板块,梳理两代上海美专蕴藉牵连着的人文余脉。总策展人胡晓芒介绍,从1912年到1914年,学校在虹口区的北四川路、海宁路等地办学,虹口区也成为上海美专考古地标的起点。1952年,上海美专和苏州美专与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迁往江苏无锡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1958年上海重建了一所新的高等美术学校“上海美术学院”,后定名为“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所正规的高等美术院校。该校又称“新上海美专”。1983年6月上海大学组建,该校升格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参展的艺术家中,既有“上海美专”时代的刘海粟、汪亚尘、朱屺瞻等,也有“新上海美专”时代的哈定、张充仁、俞云阶、陈逸飞等,还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时代的施大畏、黄阿忠等,以及特邀参展艺术家、刘海粟女儿刘蟾。

海纳百川

展览中有刘海粟8幅代表作,其中,创作于1962年的重要油画作品《上海庙会》,是印象派绘画与中国写意画法相结合的产物,在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画面上这么多人物,感觉到我父亲的笔触来来回回,表现出庙会的热闹。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刘蟾说,她认为,此次参展作品形式囊括了中国画、油画、水彩、版画等,“体现了上海美专海纳百川、百花齐放的追求,这也是海派文化的精髓”。

陈逸飞创作于1975年的素描《孟小莉肖像》是他为恩师孟光的女儿所绘。1940年毕业于上海美专的孟光创造了具有海派特色的素描教学体系。陈逸飞描绘孟光女儿的这幅素描,正是用恩师所教的“上海式素描”向恩师致敬。

1963年执教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的陈家泠以他的代表作《荷花系列》参展,“我到上海已有60年,正是在上海美专以及上海的土壤滋养下,让我完成了从‘毛桃’到‘水蜜桃’的飞跃成长。”他认为,这场展览以作品的创新、时尚与“克勒”,展现了上海的引领、摩登与经典。

近年来,朱屺瞻艺术馆先后举办了关紫兰、陆澹安等近现代海派大家的艺术文献展览,通过挖掘活化利用名人文化资源、传播海派文化。此次展览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展至2025年1月12日。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