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从“民情日记”到“民情大脑” 向“新”出发打造“新能源装备之都” 兴化  候鸟归来舞翩跹 “气象+”助力游客乐享“诗与远方” “智”造让丝绸古镇变时尚之都
第10版:长三角/万象 2024-12-24

从“民情日记”到“民情大脑”

绍兴嵊州数字赋能基层治理

“马溪村希望开通跨县公交”“雅璜村新路啥时候能修好”等民情诉求,通过“民情大脑”中的“民情码”场景模块,被归集成“一类事”,由系统统一流转至相关职能部门建档,实现民情事项分类分级汇总派单,民情处置全链闭环、全程可溯……近日,绍兴嵊州市发布全新的“民情大脑”系统,推进“民情日记”数字化和智能化。

“民情日记”诞生于1998年的嵊州田间地头,旨在“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一直以来,嵊州“民情日记”常写常新,相继推出了“民情微群”“民情脚印”“民情大脑”,推动“民情”向企情、社情发展。

“民情大脑”整合了民政、人社、住建等24个部门的数据,并与“民呼我为”“枫桥式协同治理”“浙里兴村治社”等7大平台实现联动。雅璜村驻村指导员胡佳薇打开手机上的“浙政钉”应用,进入“民情日记”小程序。记者看到,她已上传144条民情信息,包括推广种植新品种番薯、帮助村民打井解决用水问题,以及医保缴费咨询等。这些数据被实时上传到“民情大脑”大数据后台。

“‘民情日记’形成了涵盖网格信息、一老一小、低保低边等个性化标签的数字民情档案,累计建立71万余份。”嵊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周勇表示,这些数字档案相当于一个不断更新的电子档案,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又能生成“民情报告”,直观地展示问题分布情况,推动基层治理从解决个案向解决类案转变。

本报记者 唐闻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