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姚丽萍)2024年,黄浦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首次突破200家;未来,市区携手推动,黄浦“中央科创区”将加速形成对科创人群独具魅力的高体验都市中心科创空间,建设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创新街区。记者日前从黄浦区政府获悉,自去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宣布建设“中央科创区”一年来,科创规模稳步攀升,科创成果竞相绽放。
今年1至10月,黄浦区科创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7.6%,健康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9.1%;前三季度,全区引进科技企业366家,同比增长90.63%。2024年,全区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达36家;独角兽(潜力)企业4家;新认定技术合同1088项,同比增长63%,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12.44亿元,同比增长19%;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瑞金医院、曙光医院2个项目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一年来,中央科创区科创生态活力四射。举办外滩大会等品牌活动;揭牌成立“中央科创区机器人产业基地”和脑机接口创新中心;引进专注科创项目天使投资的上海天使会。
目前,上海数据集团、脑虎科技、爱士惟、风领新能源等企业已入驻中央科创区;中船集团上海科研基地、上海工业博物馆、绿发人才公寓、中央科创区机器人产业基地、垂域大模型创新应用基地、金融科技特色楼宇、中港汇生命科学港等项目进入全面建设。
今年,在中央科创区城市设计基础上,市区两级正开展世博滨江两岸整体空间功能提升规划。目前,中央科创区在整体规划研究、城市设计、景观概念设计方面已经形成初步成果,产业布局和功能体系也已形成整体框架。未来,市区携手推动,中央科创区将加速形成对于科创人群独具魅力的高体验都市中心科创空间,建设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创新街区。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科创区建设深入推进,更远大的目标是——提升区域原始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上海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双向赋能,全力打造“金融中心在上海,金融科技看外滩”的产融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