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馆,一个记载着上海乒乓悠久历史的场馆,上海人更习惯于称之为“万体馆”。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它将再度见证乒乓辉煌——乒超联赛总决赛将于12月30日至2025年1月1日举行,包括上海队在内,第一阶段产生的男团、女团各四支队伍将在这里迎来巅峰对决。
从CBA上海大鲨鱼的主场赛场到乒超总决赛的赛场,上海体育馆一夜完成“变身”!昨天下午,上海乒乓球队在这里开启赛前的第一堂训练课。“乒乒乓乓”的交响曲,再次在万体馆奏响。
功能转换无缝衔接
12月27日晚,万体馆内响声震天,现场观众见证了上海男篮完成赛季十连胜的骄人战绩。而在幕后,转场工作已经开始了。男篮比赛开始前,场馆方已经优先完成体育馆吊点搭建工作。比赛一结束,场馆方立即启动转场工作,不到三小时,便由CBA主场竞赛模式切换至空场状态,施工人员无缝衔接进场搭建,到12月28日中午,就完成了基本赛事功能的转换。
场馆正中央,是一块长方形的舞台,中间的红双喜彩虹球台已安装就位。正对着舞台中央的一面,也有一块长方形舞台,背后竖起一块高清大屏,边上配以数块大小不一的屏幕,显然,这是为运动员出场和颁奖而准备。届时,现场声光电效果将打造出什么样的“乒乓嘉年华”,令人充满无限遐想。
在体育馆地下区域,训练场也已布置停当,红双喜球台、地胶和挡板已悉数安装好。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管亚松向记者透露,在赛场展示区,还将展示巴黎奥运男团和女团两张签名球台,现场更有桃红色球桌等,欢迎乒乓爱好者来玩……仿佛让人回到2005年第四十八届世乒赛的日子,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热火朝天地为赛事服务。
国乒在此包揽金牌
明年,上海体育馆将迎来50岁的生日,而它与乒乓球运动的情缘更是悠久绵长。
1975年,圆形的上海体育馆拔地而起,这座可容纳1.8万余名观众的体育胜地一跃成为当时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作为当年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体育馆,也是上海第一座万人体育馆,上海体育馆承接的第一场重量级赛事便是国际乒乓球友好邀请赛。
2004年,为了举办第四十八届世乒赛,上海体育馆进行了第一次改造,馆内座位全部更换,铺设了两兆的光缆,增设无障碍设施……第四十八届世乒赛筹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时任上海市乒协会长、中国乒协原副主席陈一平透露,当时办赛前,也曾有过忐忑,但最终圆满完成。这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包揽全部五枚金牌,实现金牌破百的伟大壮举。上海选手王励勤获得男单冠军,高高捧起圣·勃莱德杯。“我至今认为,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十八届世乒赛是国际乒联历史上办得最好的一届世乒赛。”陈一平如此感慨。而作为当时赛事的“男主角”,面对即将拉开大幕的赛季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总决赛,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乒协会长王励勤感慨道:“一晃过去快20年了,乒乓球重返万体馆。”
2017年12月,徐家汇体育公园项目的升级改造拉开大幕,上海体育馆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不仅进行结构加固,还做了大量专业服务功能的升级。时隔近20年后,焕然一新的万体馆喜迎国球“回家”。
2005年,15岁的许昕正在为进入国家一队而埋头苦练,8岁的樊振东已在青少年赛事崭露头角,他们都在电视机前看着前辈王励勤在世乒赛夺冠。如今,两位上海乒乓的顶梁柱和队友将首次来到万体馆,向乒超最高荣誉发起冲击。王励勤向记者感慨:“上海的市级业余比赛丰富多彩,我们也希望引进更多全国性专业赛事,不断完善赛事体系,而专业高水平赛事有助于带动乒乓球项目发展。”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