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京剧院5楼排练厅到周信芳戏剧空间,连轴转两天的大乐队响排和全剧上下本彩排“无缝衔接”。整整一周,新编海派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传承版复排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025年1月1日,随着《纪念周信芳诞辰130周年主题晚会》在天蟾逸夫舞台鸣锣,以“对话大师”为线索的纪念京剧大师周信芳130周年系列演出将拉开序幕。
全国各地的麒派传人、各京剧流派名家以及深受周信芳影响的其他艺术领域优秀艺术家将齐聚一堂,与大师的艺术精神进行“对话”。一连5天,上京麒派弟子将集中展示经典折子戏《投军别窑》,麒派剧目《萧何月下追韩信》《举鼎观画》《徐策跑城》。海派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传承版(上、下本)将作为系列演出压大轴的戏码全方位展现麒派人才和剧目的传承和发展。
当今麒派领军人物、76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陈少云此次除了出演《萧何月下追韩信》《徐策跑城》外,还将担任《狸猫换太子》的艺术指导。他寄语新一代:“麒派艺术是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演剧精神而独树一帜。我很高兴有那么多人能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来学习这门艺术,期待他们能够将麒派艺术精髓融入自身表演,使之更具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上海京剧院也将迎来建院70周年。院长张帆感慨:“70年不仅是对一个剧院悠久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其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依然青春’的姿态,继续传承与发展京剧艺术的坚定承诺。”
一种表演观
传承麒派不仅仅是传承一门唱腔流派,更是传承一种表演观。周信芳研究会会长单跃进就表示,麒派虽然是一个京剧老生流派,但它也是一种“演剧思想”。它是跨越剧种和流派,因而完全可以与其他剧种进行融合,对其他种类的艺术产生深远影响。
周信芳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京剧艺术大师,因其具有高度的大众观念,他始终面向观众,了解他们的审美需求。什么样的戏能深入人心?他用14个字概括——要知道世事潮流,要合乎观众心理。
周信芳那个时代的戏曲名伶,都是靠作品“讨生活”的。人们喜欢看他的戏,往往是被引人入胜的剧情和触动人心的表演所征服。他被誉为京剧界最勤奋的艺术家之一,有资料显示,只要局势允许,他几乎每天都演出,一年365天能演逾400场。仅就能找到的报纸广告所登载的就有一万两千多场。
在那个京剧最辉煌的年代,他就能打破剧种局限、放下门户之见,吸收电影、话剧等外来艺术的写实手法,融会到京剧的唱念做打之中,并加强做功的成分,让京剧可听、可看、通俗也新颖。周信芳也极为重视观众反响和意见。著名戏曲理论家沈鸿鑫曾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20年代末,周信芳曾收到一位印刷工人的来信,说他演的《四进士》中的宋士杰从住店公差那里窃得田伦写给顾读的行贿求情信件,不应把内容草率地抄写在自己的袍襟上面,万一墨迹未干就把袍襟放下导致字迹不清岂不误了大事?
周信芳觉得很有道理,马上对戏做了认真修改。再演《四进士》时,当演到宋士杰抄写信件,他就采用由慢到快、由轻到重的声调,将信中字句念出来,表示逐字逐句校对,抄完后,又加上吹衣、抖衣的动作,表示使墨迹快干。修改后,他专门邀请这位观众再来观剧。
正因为这样“锱铢必较”、精益求精,才使得周信芳的演出雅俗共赏。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就连街上的三轮车夫也会哼唱麒派名剧的唱腔。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听麒麟童的戏,刚健劲遒、余味不尽;老少咸宜,各取所需。年轻人爱他的强烈,中年人爱他的深沉;北方人说他唱的带劲,南方人说他演得过瘾,各得其所。”
“一棵菜”精神
周信芳崇尚“一棵菜”精神,而这一精神也被身为上海京剧院首任院长的他,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代代相传,成了如今上京精神的延续。担当此次《狸猫换太子》传承版复排艺术指导之一的是京剧老旦名家胡璇,她清晰记得自己最初出演剧中“李妃”时只有二十来岁。
那是1995年,上京新编京剧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参加首届京剧节,原本都是有老一辈演员出演。但考虑到人才梯队的建设,院领导和主创团队大胆起用新人,当时年轻的老旦新秀胡璇被推上“李妃”的位置:“其实压力特别大,我是唱老旦的,但李妃这角色需要用到青衣的表演。特别要感激当时的导演董绍瑜和我的技导于永华。”
最让她感动的是原本出演“李妃”一角的沈绮琅:“按说,我顶了沈老师的位置,她多少总会有点介意吧,这是人之常情。可是沈老师一点也没有保留,她把所有对这个人物的理解和在塑造角色过程中的感悟一一告诉我,仔细帮我讲解人物的重要性和舞台调度,让我得以迅速跨行当拿下这个角色。”
如今,日日站在排练场旁为后辈“把场”,胡璇也感同身受了前辈老师们当年的心情。“当你真正热爱京剧这门艺术,当你真正成为上京的一分子,你看到那些你珍爱的戏被后辈新秀‘接棒’,确实会打心眼里高兴。”在那一刻,心里不会有任何的杂念,就是一份纯粹的欣喜和欣慰,“或许,这就是我们上京的‘一棵菜’精神。”
此外,田慧也从京剧名家史依弘手中接棒了剧中“寇珠”一角。她说:“我平时是大青衣的角色居多,相对比较稳重,但这部戏中的角色有点花旦的东西。她首次出场正值豆蔻年华,演绎时要打破行当的局限,从角色塑造出发,无论是脚步、手指、指法、眼神、身段等等都需要调整。”
史依弘的教授很细致——人物的眼神、对望的角度、呼吸的节奏、扭腰的幅度甚至是脚步的速度,都有讲究。最让田慧受益匪浅的,还是对人物的解读:“听了史姐姐的分析,我更理解了寇珠复杂和挣扎的那一面。”剧中,寇珠的年龄跨越度很大,而下本中,田慧还将出演寇珠的妹妹——寇玉。既要演出不同年龄的寇珠,又要演出姐妹俩宫娥、民女不同身份,确实是极大挑战。
一份信念感
当然,上京对青年人才不遗余力地托举,既是传统也是为传承国粹“未雨绸缪”。毕竟,人才梯队的建设、年轻一代的接棒也并非总那么一帆风顺。麒派传承也曾一度面临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艰难局面。始终关注麒派艺术传承和人才培养的上海市文化局原局长马博敏就多次强调:“麒派艺术,一旦离开麒门传人与麒派剧目,就将被请进博物馆,供后人远远地观望、追忆、叹息。这绝非我们所愿!”
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上海举办过3次麒派艺术研习班。2010年起,在上海文教结合办与上海市文广局的支持和组织下,启动了“京剧麒派人才培训五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吸收、挖掘优秀麒派人才,进行培养。事实上,此次担纲新编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传承版演出的郭毅、鲁肃、于同辉3位麒派中青年人才,都是在当年这个培训计划中脱颖而出的。2013年1月,他们拜入陈少云门下,成为麒派艺术第3代传人,并先后传承了麒派名剧《成败萧何》和《狸猫换太子》。
传承麒派,于爱麒派的人来说,是一份信念感。在周日下午的彩排现场,陈少云戴着口罩坚持为于同辉说戏,临近演出他顾不得休息,加班加点给爱徒“开小灶”。他说,麒派的表演艺术从不要求传人“拷贝不走样”,而是讲究“死学活用”:“你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个性发挥,让更多人领略麒派艺术的魅力。”
郭毅是3名弟子中最早完整传承这部新编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的,11年后复排该剧,他的感触很深:“记得那时候学戏,在繁忙演出间隙,师父只要有时间就到排练厅里给我说戏。从人物性格特征分析到情感走向,从唱腔、念白一点点细抠,他始终亲自做示范、满宫满调地教我唱。”他至今记得,第一次上场前师父的叮咛——要“带戏上场”,“就是从形体、声音、内心的解读,全方位入戏,也是在那一刻让我成为陈琳。”
此次演出,鲁肃、郭毅和于同辉三人合演陈琳这个角色,郭毅说:“虽然我是上本下半场才出场,但前几场鲁肃、于同辉在演的时候,我也要在台边保持着同步,甚至在心里也要一同演一遍,才能保持住人物的连贯性。”
都说麒派“难学”且“门槛高”,学麒派的确对演员的要求全面甚至苛刻,不只要有嗓子、扮相和个头,还要有灵气和悟性。但面对自己悉心教授了十多年的三位弟子,陈少云也很欣慰他们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希望能给予年轻人更多演出机会,让他们上台实操。《狸猫换太子》本身的故事情节就很吸引人,一环扣一环,通过很多技巧来变现不同的情景,很适合让他们锻炼,体会人物的节奏和表演。唯有这样,麒派才能活态传承下去。”
■相关活动
穿越时空“与时麒鸣”
近日“与时麒鸣——纪念周信芳诞辰130周年展”在上海图书馆东馆拉开帷幕。两百余件珍贵影像资料、五十余件珍贵文物档案,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跟着京剧一代宗师周信芳的脚步,一睹他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振奋人心的艺术人生。
展览汇聚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上海京剧院、周信芳艺术研究会、上海图书馆多方力量,同时得到包括周信芳家人在内的众多京剧爱好者支持。其中,不少珍贵展品首次公开亮相。
1911年,周信芳在海参崴演出期间整理并手抄的《周信芳戏目》是目前现存的最早的周信芳手稿。本次展览展出的内页内容是其中《八大锤》的王佐单本,可以看到周信芳遒劲工整的字体。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周信芳代表作之一。他饰演的“萧何”一角成为麒派弟子必学的经典角色。展览中的一张戏单,却让人意外发现,原来在“萧何”之前,周信芳还在该剧中演过“韩信”。展品中,一张1922年5月4日丹桂第一台的戏单披露《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创作缘起。
《斩经堂》是现存周信芳最早的一部影片,也是现存周信芳盛年时代唯一的影片形象资料。微型放映厅内,观者可欣赏到高清修复版《斩经堂》等。
为期两月的展览过程中,主办方还将通过专题研讨会、公益讲座等形式,研讨新时代下艺术档案资料保护利用,在大众中普及京剧艺术、麒派艺术。展览持续至2025年2月16日,面向大众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