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慧敏
岁末,新装修的家里又迎来了儿时的玩伴。岁月层层叠叠,如今再见皆为六七十开外的小老人了。喝着茶聊着天,说得最多的是家长里短、养老养生,都是上了岁数的人绕不开的话题。
当年的课代表“丝瓜”突然提议说:“退休后没人要我们写年终小结了,我们可以自己做个盘点,2025年要驾到了,新年展望也别忘记提它几条……”我突然觉得伙伴们今天来我家真的应景了:旧房新颜不是辞旧迎新?而大家的相聚也应和了那句辞旧迎新,新桃换旧符。
盘点的提议引起了共鸣,听着各自讲述的日常,我有种深深的感动。梳理过往经历是为了规划未来,不管你是刻意还是不经意,像我们这般年纪的人嘴边再也离不开养老这个词了。人生兜兜转转,复个盘为的是珍惜时间,完整地唱一首夕阳进行曲。
“洋娃娃”说她一把屎一把尿地领养孙子已有11年了,她曾经抱怨过,因为照顾孙子的担子压得她完全没有了社交生活。有一次陪孙子去练乒乓球,教练耐心细致的讲解唤醒了她曾是校队乒乓球运动员的热情。想到就做,她问几位家长想不想组建个兴趣队?真叫一拍即合,共同的爱好让他们成为球友,哪些体育场馆有政府补贴、有免费场次他们最清楚。
“洋娃娃”明年还会一如既往地做孙子的随从,和孩子一起成长是发自内心的开心。她可不想等老,心态年轻、身体健康就是她向往的晚年生活。
“丝瓜”的“车轮子”生活也让人羡慕不已。他喜欢开车,摸到方向盘心情就舒畅,而他妻子善于做攻略,夫唱妇随,这一年里不知不觉开了十几万公里,跑了20多个乡村山寨。他们和别人不同,不喜欢到热门景区打卡,就喜欢跑些偏僻的角落,慢慢体验当地的人间烟火,看美景,吃美食,潇洒得很。夫妻俩把明年的出行计划也制订好了,开春就出发。
“丝瓜”感慨自己年轻时喜欢热闹张扬,随着年岁渐长,他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和浮躁,寻找乡村就是希望接近自然,享受淡泊,那些没有头绪的事情竟也在纯净中解开了。
说到旅游,伙伴中多的是旅游达人。咪咪两口子没有儿女,他们是最享受慢节奏养老的一对。咪咪有她的见解,以前存钱是财富,现在要倒过来做,消费在自己身上才是财富。为此,他们把房子置换到上海的地标:衡复风貌区,闹中取静,生活便利,离华山医院不过十来分钟的路程。夫妻俩把这套面积不大的房子称作小小养老院,相互照顾。
咪咪夫妇趁腿脚利索时涉足了24个国家,称得上万里长征。现在游国内了,但必须与美食相伴。他们追求的是一种生活品质,懂得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速度去完成合适的事。至于明年会怎样?咪咪没有具体的预想,“慢慢来”是他们的生活准则,而我觉得“慢慢来”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哲理和智慧?
我不敢说老年不是终点,可它确实是另一个起点。在我看来,社会对这个群体的认知是远远不够的:70岁以上想旅游的要有家属陪同;坐个飞机还规定须提前一周体检;去银行买理财保险得通过道道审核……在一些人眼里老人是残阳,可落日身边定有飞扬的彩霞,美好而又亲切。
此刻,伙伴们对新一年的展望还在继续:有的盼望明年有个孙儿,有的希望找个老伴伴老,还有的希望到宜春租间房,泡温泉调理身体……总而言之一句话,老年人也需要“富养”。
伙伴们的盘点和愿望很琐碎,我深信心态决定老人的幸福指数,因为我们正在唱一首夕阳进行曲。或许五音不全,却真诚而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