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过去 保持学习心态
问:从忙碌的工作状态切换到空闲的退休状态,您有没有觉得不适应?
汪伯申:没有,我在退休前三年,就主动规划了一些新的兴趣爱好。而且原单位也比较照顾我,在宣布我退休的同时,还聘请我做了半年的高级顾问,很顺利地完成了状态转换。
王剑平:在退休前半年,初步对未来生活有个规划。退休的前几个月,我先放松,然后再回归社会,总体上不觉得不适应或者孤独,生活还是比较充实的。
王平建:从工作转换到退休状态,不适应感多少有点,不过也要看个人的心态。我也许是因为之前工作原因,外面走得也比较多,看得也比较多,所以退休下来比较快地适应了,也没有什么孤独感。
李毓宁崔华夫妇:从心理上讲没有太多的孤独感。对生活充满热情。退休前期的主要精力在帮助女儿照顾外孙女,也经常出去旅游。等外孙女大了,自己的时间就更多了。
牛丹彦:没有不适应,因为退休是我主动选择的。
问:您是如何调节自己退休后的状态,逐步适应新生活?
汪伯申:我找到了新的兴趣爱好、新的搭子、新的圈子,让新生活更加充实。
王剑平:放下过去,适应当下,以“家庭为中心”,以“社会为课堂”。
王平建:我平时喜欢玩玩自己的小收藏,做菜,出去旅游拍照。
李毓宁崔华夫妇:永远保持学习的心态,所以我们一直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和老年大学。
牛丹彦:运动,做瑜伽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同时也是和自己心灵的对话。
问:您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如果满分是10分,会打几分?
汪伯申:10分。我对自己现在的状态很满意。
王剑平:9分,现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日益提高,助老设施日益改善,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幸福。剩下的1分,是留给未来的改进空间。
王平建:总体还是满意的,我给自己的退休生活打8分。
李毓宁崔华夫妇:我们对于当下的生活相当满意。一定要说哪里不满意,就是社会发展太快,我们的脚步有点跟不上。这不是社会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还不够努力。
牛丹彦:10分,或者谦虚一点吧,9.9分。对于现在的生活,我觉得没必要去苛求一些东西,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家庭为重 消费量力而行
问:您每个月在自己身上花多少钱?(包括但不限于兴趣爱好、旅游、聚会、购物等悦己消费)
汪伯申:每年年初我会做个预算,在我的退休金和其他理财收入以内,一年可以花多少钱。不过肯定是量力而行的,上海话说“不能做脱底棺材”。
王剑平:平均每个月的花费在七八千元的样子。
王平建:这些消费都有的,平时开销属于量力而行。比方说,星光摄影学会每个月都会组织外出采风拍摄,特别是杜鹃花开、秋风落叶等景色优美的时候,我基本上都会参加。
李毓宁崔华夫妇:每月花在自己身上主要是朋友聚会,假如不含旅游,大致千元上下。
牛丹彦:现在每月的开销变少了。以前喜欢文玩玉器,现在练习瑜伽,练习时手串等饰品都不能戴,就很少买。瑜伽课1万多元的年费,再买一点运动装备,分摊到每个月的话也不多。
问:退休后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给到自己、家庭和社会的时间各占多少?
汪伯申:我和太太的双亲都已经去世了,目前家里也没有孙辈,所有时间都由自己来分配。
王剑平:我还是先以家庭为主,社会服务为辅。现在一周七天,有三天“奔波”于社会活动或公益活动上,很充实也很有个人价值。这也得益于,87岁的老母亲生活尚能自理,上幼儿园的外孙女又由关系融洽的亲家“一手包办”。不过,每个周末,小外孙女都会来看望我们,寒暑假我们也会带娃。
王平建:退休后空余的时间多了,会用比较多的时间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孙辈。条件允许情况下,也会带上老人、孙辈一起旅游是最好的。
李毓宁崔华夫妇:工作日下午4点到晚上8点,需要照顾外孙女。其他时间都是自己支配,比方说参加老年大学的课程,还有朋友聚会,比较忙碌。
牛丹彦:我的老父亲今年80多岁,很健康,还会自己网购,女儿则在上大学,所以现在的时间就是留给自己、留给太太。
问:您觉得现在的消费供给、公共服务能否满足所需吗?有没有可以提升的地方?
汪伯申:可以啊!前段时间我看到新闻,购买适老化产品还有消费补贴,这类政策就很好,希望可以多多推广。
王剑平:基本能覆盖或满足中老年的需要。但随着城市老龄化程度加快,老年人的“夕阳”生活应该获得多方位、多功能、多举措的服务。
王平建: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比如无障碍设施,再比如公共交通让座,甚至看病坐飞机都有老弱病残绿色通道。60岁以上老年人还能用敬老卡享受社区食堂吃饭打折。但我认为,社会各界不要太过分强调老年人的弱势,我照顾年迈的母亲时就发现,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和我母亲一样,是不服老的,或者说在身体健康时,会暂时忘却自己的年龄。
李毓宁崔华夫妇:总体来说,还是能兼顾我们需求的。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双向奔赴,个人的体验才会好。客观来说,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老人要尽可能地多学习,逐步适应。另一方面,社会要考虑老人的需求,子女更应该关爱老人,提供帮助,光靠社会公共服务来解决养老问题,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
牛丹彦:总体来说,上海做得很好。我本人线上线下购物都会有,买东西很方便,就连我80多岁的父亲也会网购,还学会了退货。公共服务方面,倒是有一点建议,现在很多服务需要在网上申请或完成,一旦出现bug,再转人工的话就会很麻烦。
未雨绸缪 做好养老规划
问:您想过10年、20年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吗?会提前做一些养老规划吗?
汪伯申:我配置了保险,也在做稳健理财,为今后的居家养老生活做好财政上的准备。
王剑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当然会提前做一些养老规划。现在有不少养老机构不错,希望未来可以继续提升,价格也能亲民一些。
王平建:我目前还没有特别细致的规划。
李毓宁崔华夫妇:我们是习惯于未雨绸缪的,已经购买了泰康养老保险。一方面让有限的积累尽量少贬值,另一方面需要时可入住老年社区。我们只有一个女儿,平时工作也忙,尽量不给她添负担。
牛丹彦:我给自己和家人都配置了高端医疗保险,希望未来能有比较好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练习瑜伽,保持健康状态,也是我对未来的一种规划。在身体上,尽可能延续健康,在心理上,更加乐观、通透和豁达。
问:您有没有关注过现在的社会养老体系?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汪伯申:我个人倾向于居家养老,所以希望能有一个公共性的家政服务共享平台。事实上,这也是我的一点小遗憾,退休前我就有这个想法,但当时没来得及推动。希望我们公司能考虑切入养老项目、家政行业。
王剑平:经常关注。我就挺眼热“别人家的”社区食堂和敬老餐,少油少盐,方便卫生。
李毓宁崔华夫妇:社会养老体系和我们有直接关系,当然是很关心的。我们看到,不管是政府还是商业机构,都在逐步探索中国式特色的养老模式,出现了多种养老模式,适合不同需要的老人。
牛丹彦:上海养老体系很不错的。我陪着老父亲去看病,在手机上就能预约挂号。日常出行的话,公共交通很发达,各类老龄化基础设施也挺不错的。老年人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还可以去身边的社区服务中心。说到建议,希望加大打击一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骗局,相关部门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