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2日 星期三
海派非遗的海派传承 让旧书交到更多朋友 “纸说”不只说纸
第12版:文体新闻 2025-01-21
上海积极探索古旧书业发展路径——

让旧书交到更多朋友

“旧书业是旧而久、小而专的行业,它是文化、是历史、是社会生活,去旧书店‘如见故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彭卫国是旧书店的常客,他对旧书店充满了感情。在昨天上海图书馆举行的2025“旧书新知·书香上海”专题研讨会上,他提出,读过的、从家里拿出来的才能称得上“旧书”,因而每一本“旧书”都有故事。

淘书香

在20世纪初至30年代,上海逐渐成为全国主要的古旧书集散地之一。鼎盛时有250多个摊位的文庙旧书市集,留存在许多爱书人的记忆里。1993年6月,华东地区首家书刊交易市场在文庙开业。如何更好地发展旧书业,如何让新书旧书在市场上共同繁荣?2022年,上海图书公司在上海书展设立以古旧书刊销售为核心的“淘书乐”专区,受到读者的关注。2023年,上海图书公司开启了“走出去办旧书市集”的新征程。当年9月,首季“淘书乐”旧书市集在苏州河畔樱花谷举办(见左图 记者 王凯 摄),10月、11月又接连举办了第二、三季,备受读者欢迎。2024年,“淘书乐”旧书市集2.0版本在全市铺开,创新推出了“书香巴士”“书香游轮”“钢琴巴士”“阅游苏河”人文行走等特别策划,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将“淘书乐”的旧书书香散播至读者群体中。“淘书乐”旧书市集的做法已经引起许多古旧书业同行的关注。塞纳河边的旧书摊、东京的神保町,每每让爱书人在旧书的森林里迷失,而上海,也有自己的旧书交易点。

数据显示,上海的旧书店摊位点有159个,如何发挥好旧书在文化建设中的正向作用,加强管理支持和培训工作,让旧书有依托,新书才有根基。

觅良策

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会长李爽提到,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近期将推出下列举措:成立古旧书业工作委员会,联系上海从事古旧书相关工作的会员单位,开展符合本专业需要的业务活动,促进古旧书市场的健康发展;评选“旧书新知 上海市特色旧书店”,在充分调查、评估的基础上评出若干特色旧书店并授牌;建立古旧图书业务专家库,聘请多位具有丰富的学术成就、专业水准的资深专家、学者,为古旧书业健康良好发展献计献策、保驾护航。

华师大中文系教授陈子善提出,旧书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关键是如何吸引年轻人。“让年轻人愿意走进旧书店,哪怕不买,感受一下气氛也好,网上买书和在书店里转一圈闻闻旧书的味道,感受不一样。”

孔夫子旧书网总经理孙雨田提供了几个宝贵的数据:“孔夫子网在高峰期每天有1万人注册,且30%店家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年轻人”这个话题也让上海博古斋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晓明有了感慨,“书虽然是旧的,但价值是新的人赋予的。旧书里可以看到新的认知,年轻人买书的价值观与我们不一样。但凡他们认为漂亮的、美的旧书,他们就愿意出高价。”比如,1928年出版的邵洵美诗集《花一般的罪恶》,算不上古籍珍本,但这本让人第一眼就觉得“很美”的旧书最后落槌近30万元。

民营复旦旧书店延续了无数读书人的温暖记忆,经历了几次搬迁,复旦旧书店终于安定下来,负责人张强认为,一本书的价值不仅是纸张文字,更重要的是文化传承,复旦旧书店会一直秉承“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的宗旨。

朱自清在他的《谈旧书》一文中曾说过“旧书如友,新书如客”。旧书,也需要寻找“新”的朋友。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