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
叶辛
王汝刚
张欣
迟子建
索南才让
吉庆,炽烈,期盼,团圆,幸福……年味越来越浓,第一个“非遗版”春节即将来临。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春节风俗璀璨多样。夜光杯邀请老朋友——来自全国东西南北中的冯骥才、叶辛、王汝刚、张欣、迟子建、索南才让(以年龄为序),谈谈他们心中这个特别的年。
1
春节就像一把钥匙
坐标:天津
冯骥才 作家,文化学者,春节申遗推荐人
春节就像一把钥匙——只要一进入春节,就知道中国人是怎么回事了。
腊月里到火车站、高铁站或机场去看看声势浩大的春运吧,世界上哪个国家会有一亿人同时返乡!
春节,过年,家人团聚,枝叶相拥,有如依偎着自己生命的根与源头,温习往昔,尽享亲情。过年并不是为了那一顿美餐,而是团圆。
春节,真是太美好的节日、太好的文化了。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人无需沟通,彼此心灵相应。正因如此,除夕之夜千家万户灯火通明,东西南北共同守岁,呈现出普天同庆的人间奇观。也正为此,那风中飘飞的吊钱、大门上斗大的“福”字、晶莹的饺子、感恩天地与先人的香烛、风雪沙沙吹打的灯笼和人人从心中外化出来的笑容,是除夕夜最深切的记忆。
在中国人过的所有传统节日中,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生活情感与生活理想的节日。
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春节文化遗产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春节申遗成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春节,是我们送给世界的一个内涵丰富的特别的礼物。
作为一名作家,我控制不住地想要写出这股生活的劲头。作为一名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我更感到应该好好传播春节文化。
给《新民晚报》的读者朋友们拜年!我们一起过一个温暖热闹的、世界性的、崇高的、文化的春节。
2
带来了好运好兆头
坐标:三亚
叶辛 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2025年的春节近了,我在海南三亚给大家拜年!
人们说,现在过春节,年味儿一年比一年淡。当年全中国百姓都要在春节里穿新衣服,吃大菜,相互走亲访友地拜拜年,当着面说上一串热烈的祝福、祝愿、祝贺的话。现在呢,似乎所有程序都简化了。团聚吃饭只剩下了一个形式,拜年问候祝福全由手机代替了。春节长假成了休闲和抓紧时间去旅游的时机。而我却觉得,今年的春节非比寻常,更要有一种迎接春天的心情,更得好好地和至爱亲朋庆贺一番。庆贺2025年的春天给全中国百姓带来好运好兆头,迎来一个崭新的好年头。
身为一个作家,虽然年逾古稀,到了年终岁末,总要盘点一下。2024年出版的几本书,媒体已有报道,我就不重复了。2025年,除了照例要编选小散文集之外,作家出版社会在新春里推出一套五卷的叶辛长篇小说文集,包括《蹉跎岁月》《孽债》《魂殇》《婚殇》《恋殇》。虽然都是重版书,但我还是高兴地告诉读者朋友,用这五本书迎接新年,也算是聊以自慰的。
当然,新作我仍然在写,只是进度慢得多了。对于一个年过75岁的老人来说,读者朋友是会谅解的吧。
祝2025年新春快乐!
3
中国理念得到认同
坐标:上海
王汝刚 著名滑稽表演艺术家
今年春节不同寻常,这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第一个春节,意味着中华民族传统佳节和睦、和谐、和平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对此,我心里有莫名的兴奋,那些熟悉的年味、年菜、年货,仿佛也有了仪式感。作为佳节热身,我积极参加了几次迎新晚会。
在滑稽界迎新晚会那天,我早早来到剧场后台,期待与众多滑稽艺术家见面,尤其是老寿星嫰娘。说起嫩娘,上海人都会津津乐道:年轻时主演滑稽戏《三毛学生意》,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年逾古稀主演电视情景喜剧《老娘舅》,成为长三角地区家喻户晓的“老舅妈”;如今即将步入百岁寿辰的她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年人瑞,人间滑宝”。
迎新晚会气氛热闹极了,压轴亮相的是嫩娘老师,当她出现在舞台的一刻,令人眼前一亮:仪态端庄大气,略施粉黛,显得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头戴大红帽子,身披羊毛围巾,膝下则围一条时尚的Kitty猫图案毛毯,喜感十足。
我问候她:“嫩娘老师,马上要步入新一年了,您也将步入百岁人瑞行列,开心吗?”出乎意料,她竟反问我:“我已经一百岁啦?自己不晓得嘛,年龄我早忘记了。”现场观众大笑。我点头赞许:“现在生活过得好,日子容易忘记。那侬记得自己属相是什么?”嫰娘立即回答:“我属老虎。”我脱口而出:“噢,侬倒是只雌老虎。”嫩娘反应敏捷:“我迭格雌老虎是不吃人的。”观众笑声四起,热烈的情绪激发了我的灵感,由衷地赞誉道:“你不吃人,但是大家是吃(痴)侬的。”嫩娘明白这句上海话的含义,她童心未泯,竟以一口软萌的“夹子音”提出要求:“让我唱首歌好吗?”撩得观众喜出望外,报以热烈掌声。于是,偌大的千人剧场,回荡起美妙歌声:“春天里来百花香……”歌声掌声叫好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青年演员送上生日蛋糕,我挑起一点红色的奶油,顺手抹在嫰娘老师的鼻尖上,这下,气氛更热烈了,有人称赞道,这一点如神来之笔,实属笑星本色。我直话直讲:“这是代表广大观众的心愿,为老人家添福添寿啊。”
演出结束,嫩娘老师拉着我说起了悄悄话:“今年我在家过年,六个儿女都来拜年,子孙满堂,一定很闹猛,欢迎侬也来做客。”我问她:“希望我送侬什么春节礼物?”嫩娘老师直言不讳:“送礼最好实惠点,我顶欢喜花围巾和白手套。因为女人是爱美的,戴上围巾和手套可以遮掉些岁月痕迹,使我自信:我是一百岁的‘资深美女’。”
4
中国特色将被传承
坐标:广州
张欣 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2025年的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中国年”的特色将被知识化、内容化、仪式化地传承下来,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喜事。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的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像我们广州就要“行花街,炸油饺,吃盆菜”等等。随着科技智能的飞速发展,春节的节味渐淡、各种简化令年轻人难以想象往日的喜庆与欢乐,相信今年的春节一定是别开生面和令人难忘的。
祝《新民晚报》的读者朋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5
冰雪世界红红火火
坐标:哈尔滨
迟子建 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新民晚报》的读者朋友们好,我是黑龙江的迟子建,在白雪飘飘的北国,给大家拜年啦!
关于过年,我曾写过几篇散文,像《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关于年货的记忆》《白雪红灯的年》等。东北的年因为有了冰雪的映衬,更因为有了人们身处寒地对温暖的热切向往,所以春节一向是热闹的,红火的。天边的晚霞是老天送来的春联,喜鹊和麻雀蹦蹦跳跳,在雪地画上年画。
哈尔滨近两年成为冰雪旅游的顶流城市,南来北往的游客纷至沓来,今年春节恰逢第九届亚冬会在这里举办,更是人气爆棚。冰雪大世界装饰着绚丽彩灯的冰雕,恍若玲珑剔透的琉璃世界,美轮美奂;雪博园的黑悟空横空出世,演绎着现实版的大圣归来;雪乡就是一幅幅天然的水墨画,以其梦幻般的气质吸引着无数追梦人。中央大街风格各异的历史老建筑、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老道外风情、红专街早市美味的风味小吃,无不呈现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哈尔滨,一个烟火漫卷的福气多多的年。
我每年在哈尔滨过完小年,就会登上绿皮火车,奔赴大兴安岭的母亲,回家过大年。母亲在哪儿,哪儿就是年。
过了小年就可以祭奠已逝的亲人,年让天人永隔的人,在这一天穿越时空,曼妙团聚。
小时候故乡的除夕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爆竹声就像劈柴燃烧的声音,让人觉得生命的烈火一直在蓬勃燃烧。白雪地上的红灯和冰灯,是人类奉献给天地的寿桃,愿天地不老,人寿年丰!
6
牧区拜年非遗添彩
坐标:青海省海晏县
索南才让 作家,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听说春节被列入了世界非遗名录,我想,我们牧区的春节,尤其是拜年这一环节,也因其特色而在春节这项非遗中,增添了别样的一抹亮彩吧。
牧区过年,重头戏是拜年。吃过年夜饭后,等到了12点,母亲烧一壶奶茶,给我们每个人的碗里面放一小块酥油和两个红枣。新年到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吱吱扭扭快要散架的红色小方桌前,喝完新年的第一碗茶。然后我和姐姐,还有弟弟、父亲,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条褡裢,装有大块的地砖一样的砖茶,十几瓶带着包装盒的五花八门的酒(都是母亲一瓶一瓶攒出来的),有给老人带的礼物(包在手绢里面,里面有红枣、花生、一些糖果,十块或者二十块的钱币),还有绸缎、被面、哈达……褡裢被塞得鼓鼓囊囊,一丝空隙都没有。沉重地搭在我们的小肩膀上。因为家里只有一辆摩托车不够用,所以每当拜年的时候,我们都会徒步去。大家都这样。
我们和附近的几家亲戚会合,形成一股人数超过十五人的拜年大部队,在大年初一凌晨两三点的寒夜中,穿过一片又一片别人家的草场,去给几公里外的长辈们拜年。
我们要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谷和山坡上走五六公里。新穿的衣服,新穿的鞋子,走过这一遭之后,重新沾满了尘土和草屑,重新变得灰扑扑的。每到一个长辈家门口,我们停下来,把身上的尘土都掸干净,整理衣服。然后带着新年的祝福,跨入长辈家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