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
海德堡冬季街头 曾见否,京剧版白娘子 中年与篮球 十一张贺年卡 暖风挥墨画春符 五味鹅
第14版:夜光杯 2025-02-07

暖风挥墨画春符

方笑一

近年来,热衷于旧体诗词写作的朋友不少,这其中,有已经成名的古典文学学者,有社会上爱好诗词的年轻人,更有在各个行业深耕且卓有成就的人士,可见诗词的影响之广,吸引力之大。

斯阳先生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在忙碌之余,他一直热爱并坚持旧体诗词的写作,积累有年,数量颇丰。如今汇为一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使我们得以了解一位当代高校管理者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深厚素养与浓厚兴趣,对旧体诗词的无限热情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创作实践方面所下的功夫。

拜读这四百三十多首诗词,最先打动我的,是作者对故乡东阳的一片深情。东阳地处浙中,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更以木雕、竹编等工艺闻名于世。当我们读到“刻雕红木起千鸾,篾匠竹篁丝可盘”“拟把天工凝旌幌,何妨名气付雕阑”(《故乡八咏》)这样的诗句,仿佛能亲眼目睹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木雕、竹编工艺品,读到“青板河卵铺旧道,木雕翘角饰庚楼”(《李宅花灯》),又仿佛跟随作者的脚步,重游故地,流连于故乡的小路。这份浓浓的乡情,或缘于作者久客沪上,正如“衣锦曾梦归桑梓,不如行远阅惊澜”(《小聚》)之句,真切道出了思乡与行远之间的那一层情感纠葛和人生选择。

说到“行远”,倒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作者饱览各地山川名胜之后,有感而作。既为山川名胜,古来吟者必夥,要写出新意,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但细品此集中诗词,颇多新鲜可观的佳句,如写杭州于谦墓:“不为一尊为国计,山湖佳处可安魂”(《于谦墓》),又如写恒山悬空寺“千尺凹崖擎木柱,百尊塑像赖神工”(《游玄空寺》),于人于景皆形容贴切。让我特别注意的,还有一首小诗:“铁索悬江峡,图谋翼王围。彼时不断索,勇士渡若飞。”(《泸定桥》)诗歌用简练的语言描写了飞夺泸定桥惊心动魄的场景,同时也写出了红军与石达开相似的险恶处境,更加凸显了红军的英雄气概。所以,本书作者写山川名胜并非仅仅停留于游山玩水的快乐,更有诸多抚今追昔的感慨。

斯阳先生毕业于华东师大历史系,之后一直在母校工作,对校园既熟悉,又有感情。两个校区,丽娃河、樱桃河畔的一草一木,都成为作者日常吟咏的对象。如《立夏》一诗的颔联和颈联云:“不忧夏雨洗残红,但喜丽娃着绿新。南庭草坪青一色,北塘嫩荷碧无垠。”将普陀校区夏雨岛与丽娃河作对,又用“夏雨”之本义,写其洗润残花,颇有巧思。又如《丽娃秋色》前四句云:“冬日暖阳寒气溜,校河左岸正惊秋。梧桐吊影空交耳,枫叶映身频举头。”在丽娃河边的秋色中漫步过的师大师生,大概都见过诗中所写的梧桐枫叶的景致吧。大约在十八年前,华东师大主体部分由丽娃河畔搬迁至樱桃河畔,《惊蛰》一诗正是对新老校园“两河”流域风光的最佳概括:“暖风挥墨画春符,脂粉轻微有若无。鸟啭几声穿柳舞,老新校景一河图。”

写作旧体诗词是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诗词有格律的规定,今人作诗词,更需要用传统的语汇灵活地书写当代人的见闻观感,当代社会的瞬息万变。假如脱离开传统的语汇,脱离开格律的规定,那么可以直接写白话新诗,似不必作旧体诗词。因此,在我看来,当代人写的旧体诗词,是“旧瓶装新酒”,无论“酒”怎样新,那个“酒瓶”必须还是古旧的,旧体诗词的韵味即在于此。《繁露映春晖》是斯阳先生献给读者,也是留给自己的一瓶好酒,相信好诗者一定能品鉴出其中的佳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