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1日 星期二
解密:豫园灯会如何保电? 春菜上市 市民餐桌春味浓 春花吐蕊 公园枝头春意闹
第4版:上海新闻 2025-02-10
蚕豆、荠菜、香椿、水芹……

春菜上市 市民餐桌春味浓

乌中市集的蔬菜摊位,春笋、蚕豆、马兰头等鲜嫩水灵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市民餐桌却“春意盎然”。记者昨日走访申城市场发现,蚕豆、荠菜、春笋、香椿等时令春菜正陆续成为菜场、商超摊位的主角,用一口春天的鲜嫩,拂去冬日的寒意。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杨浦区源泉路一家菜市场,一片春意映入眼帘。一捆捆色泽翠绿、鲜嫩水灵的时蔬整齐码放,摊主一边利落地整理货品,一边热情地招呼顾客。

“蚕豆怎么卖?”“6元一斤,又鲜又嫩的云南蚕豆,来几斤?”摊主老林拿起一枚蚕豆,剥开豆荚给顾客看,“掐掐看,很嫩的。”他告诉记者,云南蚕豆去年12月就已上市,当时供应量较少,一斤要卖到十二三元,节后价格减半,尝鲜者增多。

“3斤蚕豆炒一碗,十几元就能给餐桌添一道春菜。”老林说,蚕豆在全国多地售卖,现云南、福建的蚕豆上市了,不久浙江豆、江苏豆也将上市,上海本地崇明、南汇等地的蚕豆要5月才上市,随着上市量增加,价格将逐步下降。

在他的摊位上,五六十种蔬菜中约一半是时令绿菜。马兰头、荠菜、春韭、豌豆苗、草头、水芹、韭黄等整齐排列,旁边还有霜打的上海青、小菠菜等。“春节吃多油腻,近期买绿叶菜的顾客多,一是清肠胃,二是换口味,品尝‘春天的味道’。”

“称半斤荠菜。”附近一位爷叔拎着一斤馄饨皮和一袋青菜来到摊前,打算包荠菜青菜大馄饨。“只放荠菜,馅儿太干,荠菜、青菜、香菇和猪肉拌在一起,才是正宗老上海菜肉馄饨。”

买春笋的阿姨准备做腌笃鲜:“备的火腿肉加上小排、春笋、莴笋,清爽可口。”她说除了两斤春笋外,自己还买了一把马兰头,打算回家炒豆腐干。“这两天家人口干舌燥,吃点马兰头清热下火。”

“今年春菜价格实惠。”双阳路上一家菜店店主小范介绍,以草头为例,去年节后16元/斤,今年10元/斤;荠菜从春节的18元/斤降到7—10元/斤。“从田头挖的野荠菜价钱高些,卖相不好的那种,香气挺浓的,比大棚荠菜好吃。”

不仅线下市场春菜畅销,线上平台和连锁商超也上架了不少来自各地的春菜。记者在叮咚买菜App上看到,“春菜尝鲜”专区有高原豆苗尖、芦笋头、雷笋、水芹、青米蚕豆等品种,产自云南的香椿已上市,100克售价18.5元,每斤近100元。

业内人士表示,香椿是春季的“奢侈品”,营养价值高,供应期不到一个月,目前市场上量少价高。“3月下旬至5月上旬,苏浙地产香椿集中上市,价格会回落。”

本报记者 张钰芸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