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气温变化悬殊,眼下仍处在流感好发期,可苦了孕妇、宝妈、备孕的准妈妈们。大家流着鼻涕来看门诊,“咳咳咳”地求医问药,还要担心小宝宝们会不会受影响。在此推荐适合孕产妇的居家防治感冒的方法。
辨清原因后再食疗
首先,感冒初起要守住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尤其是在病毒流行的季节里,而孕期机体卫外能力减弱,我们更要学会守住正气,积攒正气,未病先防。第一要务是学会判断自己是“着凉”还是“燥邪”。比如,冬季长时间处于空调暖房内,尤其是早晨起床会觉得自己喉咙很干想喝水,或者喉咙痒想咳嗽,这时是以“燥邪”为主,可以选择川贝炖雪梨。选用的材料是川贝粉3克,梨一个,百合3—5片,陈皮半片,冰糖适量。将梨去皮切块,陈皮切丝,将川贝、梨、百合、陈皮放入小锅中炖20—30分钟,起锅前加入冰糖。
当我们不断进出房间,环境忽冷忽热,还有凛冽的寒风从衣服缝隙往骨头里钻,抵抗力本就薄弱的孕妇、宝妈、孩童,很容易感受风寒,表现为有一点“畏寒”“浑身不舒服”“头痛”或“鼻塞”,建议选择姜枣茶、十神汤、五虎汤。还可以戴上一枚外感香包,芳香化浊辟秽祛邪。姜枣茶是将2—3片生姜和3—5枚大枣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煮20—30分钟。注意水宜多不宜少,以避免煮干。五虎汤的食材包括45克新鲜生姜、45克大枣、2根东北大葱的葱白、30克黑豆、6个核桃,加水约1000毫升,煎煮45—60分钟,也可以加红糖适量以调味。十神汤则由川芎、麻黄、葛根、苏叶、赤芍、升麻、白芷、炙甘草、陈皮、香附各6克以及生姜3片组成,煮水煎服。适用于浑身酸乏不适或头痛,不适宜虚汗明显的状况。
为更快缓解症状支招
如果出现发热、咽痛,首要的是就医。不要一边跟着网上的推文吃药,一边忐忑自行用药是否对路。请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就医配药后,在家里不妨试试按摩和中药熏洗,帮助更快缓解症状。
大椎穴被称为天然的“退烧药”,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按摩时,用手指揉或者手掌擦5—8分钟,具有解表退热、温经通络的作用,是治疗各种发热性疾病的要穴。也可以把吹风机开到最热,对着大椎穴吹,注意防止烫伤。热水或中药包泡脚可以使全身出汗,对退热有助益,孕妇、儿童泡脚时间都不宜过长,一般15—20分钟,水温不宜过高,不超过40℃,以自身接受度为准。一妇婴中西医结合科为孕产妇、儿童研制了两款熏洗包,适合居家自我防治。
有些孕妇感冒好转后咳嗽不止,甚至影响入睡。除了选择上文提到的川贝炖梨,还可以选择白萝卜饴、冰糖金橘。前者把白萝卜切成约1厘米的小丁,放入干燥、洁净的容器中,加满蜂蜜,盖紧,浸渍3天左右渗出水分后,放入冰箱保存。每次舀出少许加温开水饮用。后者将金橘用淡盐水洗净,沥干水。用小刀在两头切个小十字口。干净无油的锅内倒入冰糖、清水,煮沸糖融化后倒入金橘,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焖煮30分钟以上,至出现半透明状态,关火静置冷却后食用。
翁晓晨 王书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中西医结合科)
图 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