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中央大街上的亚冬会纪念品商店
◆ 陶邢莹
今晚,第九届亚冬会将在哈尔滨落幕,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徐梦桃将担任闭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截至发稿时,中国队已获得32金26银24铜,共82枚奖牌,继续领跑奖牌榜。本届亚冬会64枚金牌中的半数已被中国体育代表团摘得。
冰刀在千年冻土上刻写着传承密码。冰雪塑造了哈尔滨这座“双亚冬之城”冷与热交织的极致浪漫,以冰雪邀约,同冰雪共舞,来自各地的人们汇聚在此,一同把这里变成活力四射的热土。
坐落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的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侨民在哈尔滨生活、交融,雁过留声,中央大街就是一张记载他们的“唱片”。
零下20摄氏度的空气里,慕名而来的游客踩着有百年历史的俄式“面包石”,在全长一千多米的步行街上,欣赏巴洛克、文艺复兴、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等风格的建筑。
志愿者丽娜是俄罗斯人,小时候第一次来哈尔滨,就被这座城市吸引。三年前,她重返哈尔滨求学,学中医,一直读到了博士。花样滑冰比赛的混合采访区,她成了最忙碌的志愿者之一,英语、俄语以及一些其他和俄语相近的语言,都由她来翻译。“哈尔滨很国际,在这里生活很便利,我既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也喜欢地道的哈尔滨美食。”丽娜说,作为一名留学生,服务亚冬会让她倍感自豪,“我已经彻底融入了这座城市。”
爱尔兰旅游博主特拉维斯在自己的视频里,用全程目不转睛、合不拢嘴的表情,来体现哈尔滨带来的震撼,“他们有艾莎的冰雪城堡,也有哈利·波特的世界。这里简直太神奇了。”还有不少外国游客更是一下爱上了东北的大花棉袄和酸酸甜甜的锅包肉。
亚冬风吹起了文创潮。一辆文创大巴开进了中央大街,里面是亚冬会特许零售店,每天都满载。从国庆、元旦到新春佳节,店里迎合不同节日推出限量版文创产品,常常一抢而空。文创产品完美地嵌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比如有妮妮图案的帽子,采用了石墨烯加热技术抵御严寒,而黑龙江省是我国石墨资源储量第一大省。
为了服务好游客,哈尔滨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持续发力,打造冰雪文化、冰雪运动、冰雪消费、冰雪创意、冰雪体验、冰雪美食等六大冰雪旅游新场景。
哈尔滨不仅有了租赁羽绒服、中央大街的Wi-Fi,还有地铁座位加热、24小时机场大巴,连铁锅炖都有了Jellycat和迪士尼的联名款……这样的举措不仅赢得了广大网友的赞誉,更让哈尔滨连续两年接住了“泼天富贵”。
相关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1215.1万人次,同比增长20.4%;实现旅游总花费191.5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6.6%。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44.7%,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花费均达到历史峰值。
第九届亚冬会向世界展开了一幅冰雪图卷,赛场内外,各国和地区宾客沉浸式感受到了哈尔滨的冰雪热情,而冰雪经济的全面铺开为哈尔滨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