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消费券的引流作用,聚焦文博大展和顶级赛事,优化提升“票根经济”;上海旅游节拟提前到7月份启动,与“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相衔接……2025年上海扩消费工作将围绕六大专项行动展开,积极促进服务消费、大宗消费、外来消费、新型消费,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扩消费格局。
记者从今天上午举行的2025年扩消费重点活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这六大专项行动包括:商品消费换新行动、服务消费提质行动、新型消费促进行动、消费场景打造行动、消费节庆打造行动和消费环境优化行动。
“一节四季”带动全年热潮
2025年,上海将继续举办覆盖全年的“一节四季”活动,以节庆活动带动全城消费热潮涌动。
3月至5月,本市将集中推出首发上海春季系列活动,发挥上海时装周等大型首发活动平台作用,推动首店向总店、总部提升;5月至6月,第六届五五购物节将优化举办13个IP活动,创新组织“商圈精品推广节”活动;7月至10月上旬,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将举办上海国际光影节等一批标杆活动,推出“一票惠享上海之夏”等240小时特色产品,升级推出外语地图服务等友好服务举措;11月,本市将举办上海迎进博消费嘉年华,以申城五新为主线组织策划重点活动;还有跨年迎新购物季抓住跨年、元旦、春节消费主题,在12月中旬至次年春节推出网上年货节、跨年促销等活动。
围绕服务消费,本市则将大力发展银发消费,举办“银发生活节”,培育发布银发经济“百大品牌”。促进餐饮和家政服务消费,建设2—3条特色餐饮集聚街区,开展员工制家政企业试点,支持高级家政服务人员培训。培育信息消费,举办2025年上海信息消费节等活动。完善服务消费政策,发放“乐·上海”服务消费券,支持开发消费信贷产品。
发力新型消费,本市将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全球新品首发示范区,实施全球主理人品牌引育计划,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推动直播经济加快发展,创建第三批直播电商基地,举办第六届11直播月、第四届上海国际MCN大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消费,引导推动商业领域人工智能推广应用。促进IP+消费,打造二次元品牌集聚区,促进宠物经济。
同时本市加力支持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落实国家补贴品类扩围要求,把净水器等4类家电产品、手机等3类数码品类纳入补贴范围,结合本地实际把装修建材等7类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本市家电家居以旧换新工作已于元旦启动。深化推进汽车更新消费,落实国家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提升换新便利化服务水平,拓展回收网络,推广二手车线上预约、上门收车等服务方式。
新增“标杆”吸引入境消费
去年上海之夏活动期间,境外旅客人数达到了138.7万人,同比增长42.2%,入境消费显著增长,活动期间外卡消费总额同比增长68.2%。随着我国国际航班加快恢复,免签国家范围进一步扩大,上海全力打造“入境第一站”的格局逐渐形成。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继续以吸引入境消费为重点,将进一步优化升级一批标杆活动。
今年上海之夏活动期间,一批新增标杆活动将陆续亮相。6—8月,结合国内首个乐高主题乐园开园,乐高“世界玩乐节”将在上海拉开帷幕,并举行全球首发,推出一系列涵盖多个场景的“玩乐改造”行动。7—8月,“国际游戏动漫月+嘉年华”,BilibiliWorld(哔哩哔哩嘉年华)、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CG(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等一系列高规格的二次元主题活动将集中举办,并推出定制票根以及专属机票套餐,以及精心设计的“二次元上海Citywalk”打卡路线。
今年上海旅游节或提前到7月份启动,推动开幕活动与重大文旅项目相结合。相关节庆活动产品将向全市域覆盖、向暑期档拓展,与“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相衔接。而从全年来看,今年将继续聚焦文博大展和顶级赛事,优化提升“票根经济”“套票联票”联动模式;支持明星乐队在沪举办演唱会、音乐节,推进“演唱会+”“音乐会+”文旅联动模式,吸引更多游客来沪。
让赛场成为城市“秀场”。2025年计划举办173项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其中,F1中国大奖赛在3月21日开赛,F1首位中国车手周冠宇将以法拉利车队储备车手的身份亮相。世界最高级别的赛艇盛会——世界赛艇锦标赛将于9月21日—28日在上海市水上运动中心举行。还有上海ATP1000大师赛今年的赛程将覆盖十一“国庆黄金周”,并会在参赛选手和嘉宾邀请上,继续为大家带来惊喜。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