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3日 星期日
从“漫漫说”到“漫漫游” 演员犯错  剧集何辜 伴随收藏的生长徐徐展开 以舞传情  跨越山海
第11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5-02-20

以舞传情 跨越山海

《朱鹮》飞抵东瀛 昨晚开启首场巡演

舞剧《朱鹮》剧照

舞剧《朱鹮》剧照

2月19日,应日本民主音乐协会的盛情邀请,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组派的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访日交流团在市川市文化会馆开启首场演出。剧场里座无虚席,观众中既有熟悉《朱鹮》的老朋友,也有慕名而来的新面孔。此次赴日巡演历时66天,演出55场,周晓辉、毕然、徐莹三人轮流担纲“鹮仙”。

大幕缓缓开启,悠扬的乐声中,一群羽色绯红、脖颈高昂的“朱鹮”款步而至。她们赤色的脚掌轻拍水面,泛起爱的涟漪,仿佛从远古画卷中翩然而至,瞬间将观众带入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舞剧《朱鹮》以朱鹮的死亡与重生为线索,折射出人类共同面临的环保命题。舞台上,演员们用精湛的舞艺,将朱鹮的优雅、灵动与坚韧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生命力与感染力,他们用肢体语言传递着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情。演出结束后,观众报以长达8分钟的掌声,欢呼与喝彩声久久不息。“《朱鹮》不仅仅是一部舞剧,它是一首诗,一幅画,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一位日本观众在散场时这样感叹。

《朱鹮》的灵感源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的展陈,主创团队多次赴陕西洋县和日本佐渡采风,历经四年完成创作。舞剧通过“曾经的失去”呼唤“永久的珍惜”,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编导佟睿睿带领团队从几百个动作中提炼出一套独属于朱鹮的舞蹈语言——下身融入芭蕾等西方舞蹈元素,上身采用中国舞元素,完美呈现朱鹮的纤细与敏感。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感受到生命的韵律和自然的和谐。

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其濒危与重生的故事,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更是中日在生态保护领域合作的象征。自2014年在东京五反田剧场首演以来,《朱鹮》凭借其凄美的叙事与东方美学,屡次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自诞生以来,这只“吉祥之鸟”已三度赴日巡演,在海内外演出近350场,架起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

朱鹮之美,如诗如画,跨越山海,连接心桥。舞剧《朱鹮》用艺术的力量传递出对自然的敬畏与珍视,让观众在舞蹈的海洋中感受生命的韵律和文化的魅力。这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也是一次跨越国界的心灵对话。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