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5日 星期二
剧场里的城市温度 春天里的文学雅集 医疗辅助犬走进剧场
第10版:文体汇 2025-02-22
“九颗树”艺术中心迎来特殊观众

医疗辅助犬走进剧场

这是医疗辅助犬可可第一次进剧场,也是它第一次看脱口秀。虽然现场的笑声几乎掀翻屋顶,唯有它始终保持娴静优雅的姿态,依偎在主人身旁。昨晚,“二狗”脱口秀在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上演,现场迎来了特殊的观众——孙晓颖和她的医疗辅助犬王可可。近两个小时的演出,可可一直安静地趴在主人脚边(见左图)……

淋过雨才想为更多人打伞

昨晚的演出很是火爆,大剧场1200个位子座无虚席。开场前,穿着黄色工作服的可可在大厅候场,引来不少人围观,有人拿出手机拍照,也有人想要一个“爱的抱抱”。剧场做了很多应急预案,但是最终一条也没有用上,上海的观众就和这座城市一样包容且见多识广。

面对这位特殊观众,大家都充满着善意和理解。远远站在人群外好奇张望的陈小姐,托好友挤进人群拍照。问她是不是怕狗,她笑说:“一点点。”但又强调自己并不介意,“现在地铁里都能经常看到导盲犬,这狗狗身上穿着黄色马甲,上面印了医疗辅助犬,显然人家也是工作。”

事实上,工作中的王可可确实展现了其专业素养。面对陌生人贸然伸出的手,它没有丝毫恐慌,而是谨慎地后退一步,嗅一嗅对方的手,然后乖巧地任人抚摸。更多时候,可可就如同卫士般伫立在主人的身旁,白色睫毛下浅咖啡色的眼睛温柔而坚定,自带一份安静的力量。

作为全国唯一一只获得“医疗辅助犬”和“治疗犬”双证的哈士奇,可可不但能帮助癫痫患者,也能给予自闭症、脑瘫患儿、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切实帮助。近年来,它跟随孙晓颖参与到更多公益项目,频繁进入养老院、学校和社区,为人们带去安慰和治愈。因为淋过雨,所以想为更多人打伞,孙晓颖说:“我希望能把我的经历分享给更多人,帮助大家看到狗狗的力量和能量。”

流浪的它成了她的依靠

北京姑娘孙晓颖因高中时遭遇校园霸凌留下了创伤,先后患上了抑郁症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并不时诱发自伤行为。后来,家人送她前往英国研读国际贸易,毕业旅行时,她和伴侣王炜哲在柬埔寨遇到了王可可,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

可可初降人世时经过了一番颠沛流离。孙晓颖回忆:“初见时,才2个月的小狗被困在酒店顶楼。柬埔寨湿热,40℃的高温天,它饥饿交加、奄奄一息。”之前从没养过狗,孙晓颖甚至不能分辨这究竟是只阿拉斯加犬还是哈士奇。朋友都劝她收养要谨慎,但她依旧毫不犹豫地留下了它。她带它检查身体,医生从它耳朵里取出近百只虫子,她夜以继日地守护它,用羊奶粉悉心喂养,看它从一个“毛球”变得威风凛凛。

和一般性格活泼的哈士奇不同,可可从小温柔安静、情绪稳定,且聪明异常。从握手、蹲下、如厕到进食乃至读英文,它学习能力极强。一次偶然的机会,孙晓颖带它参加了“PFH治疗犬公益项目”的活动,发起人吴起现场测试,可可凭借众多技艺和稳定情绪在近百只狗狗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治疗犬”证书。后来她送它去专门机构特训,并拿下“医疗辅助犬”资格证。“学成归来”的可可,能通过观察微表情监测癫痫发出危险信号,并在主人发病时第一时间干预。

王炜哲清晰记得,那年孙晓颖的姥爷去世,两人赶去北京为老人送行。打击来得太突然,晓颖沉溺在悲伤情绪中,又连日奔波操劳,情绪一下失控……是可可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先用头去蹭晓颖,被推开后直接扑上去压住了她,以免她伤害自己。直到她情绪缓和下来,才松开。孙晓颖事后感慨:“真的没想到,有一天,她也能成为我的依靠。”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