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5日 星期二
威廉·莫里斯:艺术自他始走近生活
第14版:国家艺术杂志 2025-02-22

威廉·莫里斯:艺术自他始走近生活

果树女神挂毯

猫头鹰壁纸

鹦鹉瓷砖

扶手椅

文创美美哒

草莓小偷

马小芳

王尔德说他是“真正的故事歌手”,叶芝说他“像是个孩子与世界玩耍”;他是自学成才的工匠,也是设计师、诗人、早期社会主义活动家。他设计、监制或亲手制造的家具、纺织品、花窗玻璃、壁纸以及其他各类装饰品引发了工艺美术运动。他的作品被英国V&A博物馆收藏,如今正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免费展出。

莫里斯作品中展现的自然之美、手工之韵和对生活的热爱,提醒人们放慢脚步,回归自然,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细节。 ——编者

1883年,当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被工业革命的浓烟笼罩时,威廉·莫里斯在牛津郡乡间的工作室里,正专注地描绘着一幅草莓藤蔓的图案。这幅后来被称为“草莓小偷”的壁纸设计,以其自然灵动的线条与清新脱俗的色彩,成了工艺美术运动的标志性作品。在那个蒸汽机轰鸣的时代,莫里斯却执拗地将目光投向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用画笔与织机编织着一个关于自然与美的乌托邦。

机械时代的田园牧歌

莫里斯的艺术创作始终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愁。这种乡愁不仅是对前工业时代手工传统的怀念,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在“草莓小偷”这幅作品中,我们能看到莫里斯对自然的独特诠释:藤蔓的曲线并非简单的自然模仿,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艺术语言。每片叶子的转折,每一根藤蔓的延伸,都蕴含着黄金分割的美学密码。

这种对自然的艺术化处理,在莫里斯的壁纸设计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笔下的植物既有自然的生机,又带有装饰的韵律,这种双重性正是他对工业文明的一种回应。在“忍冬花”设计中,藤蔓的缠绕形成了完美的对称图案,既保持了自然的灵动,又符合装饰的秩序。

莫里斯的设计理念深深植根于中世纪的艺术传统。他曾在《艺术与社会主义》中写道:“中世纪的手工艺人是在创作,而不是在生产。”这种创作态度使他的作品超越了单纯的装饰功能,成了一种精神的寄托。莫里斯“艺术为生活服务”的主张,强调设计与功能的结合。这一思想直接影响了20世纪初的包豪斯学派。包豪斯的创始人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和设计师们继承了莫里斯的思想,倡导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追求简洁、实用且美观的设计风格。

莫里斯的设计理念还影响了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尤其是他对功能主义的推崇。他反对维多利亚时代过度装饰的设计风格,主张回归自然、简洁的形式,这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原则不谋而合。

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联姻

“草莓小偷”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首诗。据说这个设计的灵感来自莫里斯在乡间别墅的花园里,看到画眉鸟偷吃草莓的情景。他将这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转化为壁纸图案,让艺术真正走进了日常生活。这种将艺术与生活融合的理念,在莫里斯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的威廉·莫里斯个展中,展出的重点作品《金百合》壁纸设计,完美诠释了这种理念。这幅创作于1873年的作品,以优雅的百合花为主题,通过重复的图案和柔和的色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贵的氛围。展览中还特别展示了莫里斯的设计手稿,让观众能够近距离观察他是如何将自然元素转化为装饰图案的。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展品是《孔雀与龙》挂毯,这是莫里斯与伯恩-琼斯合作的杰作。这件作品不仅展现了精湛的纺织工艺,更体现了莫里斯将艺术融入生活的理想。挂毯中的孔雀象征着美丽与永恒,龙则代表着力量与神秘,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世界。

莫里斯公司的产品涵盖了壁纸、织物、家具、彩绘玻璃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活美学体系。他设计的“郁金香与柳树”主题的织物,将东方的装饰元素与西方的自然主义完美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这些设计不仅美观,更注重实用性与舒适性,体现了莫里斯“艺术为生活服务”的理念。

在莫里斯看来,艺术不应该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应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设计的“红屋”就是这一理念的完美体现,从建筑到室内装饰,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创造出一个和谐统一的艺术空间。

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莫里斯与拉斐尔前派的交往,特别是与但丁·加百利·罗塞蒂的友谊,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共同追求艺术的真诚与纯粹,反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庸俗与功利。这种艺术理想在莫里斯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莫里斯的自然主义设计对现代人具有重要的精神慰藉作用。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他的作品就像一扇通向自然的窗户,让人们得以暂时逃离都市的喧嚣,感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在文学创作方面,莫里斯将对美的追求与社会改革理想结合在一起,他的《乌有乡消息》展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杰作,更是他艺术理念的延伸,在他的笔下,呈现出一个艺术与生活完美融合的乌托邦。

莫里斯对中世纪手工艺传统的推崇,激发了后世对手工艺的重新关注。他主张通过手工制作来恢复艺术的尊严,反对工业化生产带来的机械化和标准化。这一理念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手工艺复兴”运动中得到了回应。今天,全球范围内有许多设计师和工匠致力于复兴传统手工艺,强调手工制作的独特性和艺术价值。莫里斯的理念提醒人们,手工艺不仅仅是生产物品的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表达。

站在21世纪回望威廉·莫里斯的艺术世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设计师,更是一位精神的守望者。他用画笔和织机编织的不仅是一幅幅美丽的图案,更是一个关于艺术与生活的理想。在人们被AI搞得莫衷一是的当下,莫里斯的艺术理念提醒我们:真正的进步永远都不应该以牺牲人性与美为代价。他的作品就像一首永恒的田园牧歌,在机械的轰鸣声中,守护着人类的精神家园。

展讯

与美为期: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展期:即日起至4月6日

地点:上海世博会博物馆(蒙自路818号)

关注“国家艺术杂志”微信公众号,并在微信后台留下姓名、电话、参与人数,报名成功的前30位读者,将有机会参与3月4日1时30分开始的策展人导览专场。参与活动者可以现场体验博物馆为特展设计的版画手作工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