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印度谋求出口廉价战机 新机换装  提升战力
第16版:军界瞭望 2025-03-31

印度谋求出口廉价战机

光辉战斗机模型参加阅兵式

光辉战斗机列装印军

印度一直寻求打造强大军工产业,这种雄心正变得越来越大。3月份,印度航空斯坦航空制造公司(HAL)传出消息,将力推国产光辉轻型战斗机出口,与美欧俄战机同场竞技。“印度的优势是生产成本。很多时候,印度武器便宜很多,比如战斗机,如果我们生产,成本就只有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印度空军退役中将N·蒂瓦里如是说。

开发了33年的光辉战机于2016年才交付印度空军,它被定位为第四代多用途战斗机,也是世界上最小最轻的超音速战斗机。蒂瓦里称,其性能可媲美他国同级别战机,但世界主流国家根本不开发像光辉这种区区6吨级的轻型机,且光辉的设计思路也与世界先进战机发展潮流不符。但印度人显然意不在此,他们看重的是走完自主设计制造全流程的光辉机能营造本土军用航空生态链,也将使长期“为别人打工”的制造商HAL发生重大转变。半个多世纪以来,HAL只能购买特许证,将俄英法等国出售的散件组装成战机。“现在,印度必须掌握自主生产的技术,在授权游戏中,人家只告诉你做什么。而本土生产中,你必须弄清为什么这么做。”印度航空发展局(ADA)主任吉里什·迪奥德拉说,2021年,印度政府一口气批准购买83架光辉,价值4800亿卢比,这是该国最大的军工交易之一,总理莫迪承诺,会在2035年前购买可装备18个中队的约300架光辉飞机。而光辉飞机订单对印度经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光这笔4800亿卢比的订单,将对经济产生7到8倍的乘数效应,“工作机会将被创造出来,工作将被外包出去,对印度二、三级航空制造商产生传导效应”。迪奥德拉称,在政府要求下,HAL将组件制造外包给私营部门,光辉战斗机所有五个主要部件都是由遍布印度南部的私人公司制造的,动力技术公司(DTL)制造前机身,拿丁集团制造机翼,VEM技术公司制造中心机身,Alpha-Tocol工程服务公司制造后机身。机尾和方向舵由国家航空实验室(NAL)和塔塔先进材料公司(TAM)制造。HAL在班加罗尔的生产线上组装这些部件,集成发动机和航空电子设备,然后推出飞机。当前,印度空军已订购的光辉数量已达123架,这既能保证HAL每年有不少于16架的订货,足够维持生产线稳定运行,也保证印度空军每年至少有一个中队得到换装。

事实上,印度的航空雄心是在国际上推动光辉成为米格-21的替代品,而印度空军对“印度制造”的光辉投下信任票,是形成这一军工生态系统的关键。截至2024年底,第一个光辉战斗机中队在哥印拜陀基地完成3000小时无事故飞行。2018年的“能量之星”演习中,6架光辉战机的出动率达到80%。2020年1月11日,一艘光辉舰载机原型在“超日王”号航母上进行了首次成功的甲板着陆。“现在有了知识产权,整合和进步变得容易了。一种新的显示器,一种新的武器或一种新的导弹——把它们集成到飞机上要容易得多。”蒂瓦里指出,印度海军刚刚退役的海鹞舰载机就是典型的例子,当初印度想把购自以色列的德比中距空空导弹集成到这种英国造飞机上,足足花了两年时间,还要向外国供应商支付数百万美元咨询费。但2017年,印度人把德比导弹与光辉战斗机结合的工程仅耗时3个月。他认为,随着产量增加,光辉战机单价有望压缩到1500万美元,与之相比,美制F-16售价为3000多万美元,俄制米格-29为2900万美元,印度战机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况且,潜在客户或许会因为光辉设计相对简单,而认为其有吸引力。“如果印度在质量和成本上都有竞争力,或许能取得巨大的回报。”蒂瓦里说,“我们已经看到印度开始出口一些军品,但很有限。展望未来,有大量私营部门参与制造的光辉飞机有很大希望进入国际市场,将对印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带来巨大刺激。” 刘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