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14名中国公民在缅甸强震中受伤 引发韩国严重山火 嫌疑人被立案调查 感受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意的碰撞 美丹“夺岛”背后:北极资源之争
第9版:国际新闻 2025-03-31
新加坡青年代表团“看上海”第二天

感受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意的碰撞

新加坡青年代表团在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体验中医推拿(左)和六神丸制作(右) 本报记者 李永生 摄

新加坡青年代表团在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体验中医推拿(左)和六神丸制作(右) 本报记者 李永生 摄

体验传统中医的神奇与魅力,探访由昔日老旧厂房蝶变的创意园区,在老洋房里“解码”上海老字号……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新民晚报社与新加坡中国协会共同举办的“新活力,‘新’发现——新加坡青年看上海”活动30日进入第二天,丰富多彩的行程让新加坡青年代表团团员们感受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意的碰撞。

体验传统中医“穿透力”

爱健身的金堃煜总觉得自己的右胳膊使不上劲,在新加坡的时候也曾去当地的中医诊所看过,但似乎效果有限。这一次有幸到访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他抓住机会,让石氏伤科疗法传承人张国梁医生好好瞧瞧。

“来,低头,放松,吸气,呼气。”金堃煜配合着张医生的指令,随着“咯哒”一声,他顿时舒服了很多,感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手法果然“立竿见影”。

要说张医生的手法与他以往体验的正骨推拿有什么不同,金堃煜用“穿透力”来形容:“他不是单纯地在你的身体上用力,而是以一种看起来毫不费力的动作,由外而内直达患处。”

传统中医的“穿透力”,也触及了每一位新加坡青年代表团团员的内心。

事实上,对许多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人来说,去中医诊所看病开方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来到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他们才知道原来一根银针也可以起到麻醉的效果;原来看上去比鱼籽还小的雷允上六神丸,要靠人工不停转动药匾制成,机器无法替代,甚至翻转药匾也颇有学问……

见证老字号品牌“创新力”

如果说,上午的传统中医体验给新加坡青年代表团留下的印象是神奇和震撼,那么下午行程的观后感则是感慨和惊艳。

M50创意园里艺术家龚玉的水彩画展,展现对四十余年藏地旅程的思考;传统竹编技艺延展创新,打造出新的艺术品……要不是满墙的电闸、头顶上复杂的线路以及比普通电梯大几号的工业电梯,谁能想到这么充满艺术气息的创意园原先竟是停产、废弃的工业厂房。团员陈薇来上海工作已有半年,住在老洋房,上班在现代化高楼。她感慨,生活在上海总有种穿梭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感觉,而她正着迷于这种感觉。

华山263老字号品牌馆陈列的老式电视机、大白兔奶糖、蝴蝶牌脚踏缝纫机、凤凰牌二八自行车等,则唤起了一些团员的儿时记忆。团员芮定鸿看着梅林午餐肉总觉得有些眼熟,上网一搜,他惊呼:“原来就是它,上海梅林!”他记得,小时候父亲对他说过,一定要认准梅林商标,口味绝对正宗。他没有想到,为了适应现代人对便携的需求,上海美林推出了单片装,并开发出了更多口味的午餐肉。

团员们也没有想到,同属于他们儿时记忆的大白兔奶糖同美妆等品牌合作,推出了不少联名限定商品。上海老字号正积极与新设计、新科技相融合,推陈出新,书写着属于它们的新故事。

对这些新加坡青年来说,这是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意“激情相遇”的难忘一天。

本报记者 齐旭 实习生 晁晶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