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飞月
在附近的果蔬超市买了点儿菜,一条鲈鱼,两根春笋,还有一些嫩菜薹。称重时,面前的新店员突然对她旁边的老店员说,我发现自己已形成肌肉记忆了。本打算问你春笋编码的,手指竟情不自禁地输了出来。老店员惊讶道,咦?你还会肌肉记忆啊?新店员抿嘴笑。我在一旁看到,立马会意,且想起了最近所看电影《日日是好日》中的情形。
典子和美智子跟着武田老师学习茶道,典子操作时,美智子在一旁默默记念:建水、茶碗、枣,然后……这时武田老师对她说,不要用头脑去思考,习惯成自然。练习是次数的积累,练到最后手会自动动起来。这里的“手会自动动起来”,其实就是肌肉记忆。练习得多了,手就记住了怎么做,从而实现由意念到本能的转化。
类似之事,我也曾经历过。
当年学车时,我的教练就经常对我说,不用刻意用脑袋去想,反复练习,将它练成你的肌肉记忆。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很不以为然,觉得那是笨人的学习方法。但他是教练,我没办法不按他的做。于是,一遍一遍地练习侧方停车、S弯、倒车入库……他几乎每天都会叫我去练车,新学员来了,也叫我开车去接,这常让我有一种浪费时间的感觉。后来,当我成为一名可以独自驾车的准司机后,便不再这么认为了,因为逐渐懂得了他这么做的目的——当我们驾车行驶在马路上时,难免会遇到意外状况,这时大脑要进行分析判断,或者陷入紧张慌乱中,不可靠了。此时能用的,就是你的身体记忆:手知道怎么去控制方向盘,脚知道哪里是刹车,哪里是油门……
实习期结束后的这年春天,我带女儿去市口腔医院矫正牙齿,回来的路上,导航貌似出现了错误,竟将我导到了通往城外的高速入口处。看了下周遭路况,不能掉头,我所在的车道附近也没工作人员,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往前开。这是我第一次在没有陪驾的情况下上高速,而且大型车辆很多,轰隆轰隆的,让我感到有些紧张和郁闷。好在身体还算灵活,它一直在帮我谨慎地开车。二十分钟后,我兜了回来,如释重负。
类似的紧张,我早已遇到过,如何保持心态平稳,我的身体也是有记忆的。为此,我常在内心深处感谢教练,他教我的不仅仅是技术,更多的是心理适应。
有天晚上,我和先生散步时,看到路边停着一辆坦克300越野车,其高大威猛的形象很是令我心动,开玩笑说自己也想买一辆。先生赞叹道,你可以啊,还想着去开“坦克”,我们公司很多拿到驾照的女同事们连小车都不敢开。这我知道,我的有些朋友也是如此。我的感觉是,开车和胆子没太大关系,但和信心有关。这信心,来自你的身体记忆。
其实,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觉得写作也是如此。每天晚上坐到电脑前,打开相关软件,敲下脑海中的一个句子,接着,第二个句子自动跟上,如此写下去,一篇文章就成了。用身体需求去驱动大脑,就不会有写不出来的情况。但如果你在写之前想一通,什么时代变了,DeepSeek来了,人工写作还有没有用?我想写的这篇文章能不能发表?有什么意义……等你想完,时间早已溜走,时代也又变化了一点。如此下去,将更加颗粒无收。
其实,做有些事之前,不用想太多。我们的身体有记忆,它知道我们擅长做什么,把我们擅长的事情做好,做精,成绩自然也就出来了。
少想,多做,让我们的身体记得更多的事情,你会发现,擅长的事会越来越多,内心也越来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