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三峡 长江7号(水彩) 大剧院往事 旧日食事 赏樱乐游原 李贺英才惜早逝 与张德林老师唠嗑
第13版:夜光杯 2025-04-10

赏樱乐游原

陈四长

乐游原上樱花节,孔兄不忘旧约,邀我同去乐游原赏樱。

乐游原在西安城南,距大雁塔、曲江池不远。此处塬高眼阔,林草蓊郁,汉唐时即为长安城人的踏青之地。因地势为长安城内最高,南可见秦岭、终南山,北可见长安、渭水,故有“登原远眺,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如掌”之说。

古来的骚人墨客,临名山大川,登高追远,必有抒怀。乐游原的题壁、留句自然不少,仅唐代诗人留下的诗作就有近百首。大诗人李白,从乐游原眺望咸阳古道,怀古伤今,写出意境高远的《忆秦娥·箫声咽》;晚唐诗人李商隐,流连苍茫古塬的夕阳落霞,叹息光阴流逝家国之悲,吟出千古流传的绝句《登乐游原》;韩愈是中唐时期的文章大家,他的《游太平公主山庄》,写尽了乐游原的沧桑和唐代皇族的贪婪。除此,杜甫、白居易、王维、杜牧一众耳熟能详的大腕,也都在乐游原留有诗文。

塬上的青龙寺为长安名刹,隋文帝开皇二年所建,初名灵感寺,唐睿宗景云二年改名青龙寺,北宋元祐年间寺院废毁。现在看到的青龙寺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新建,寺分东西两院,大殿高阁,一色的仿唐建筑。穿过竹林,浏览回廊、墙面的石刻以及展览,我们领略了青龙寺历史上曾经的繁华。公元9世纪初至中叶,大批留学僧人入唐求法。1985年,受日本国香川、高知、德岛、爱媛四县捐赠,青龙寺从日本引进樱花树千余,植于寺院。于是这里有了西安全城栽植最为集中、品种最为齐全的樱花树。

适逢周末,来乐游原踏青的游人络绎不绝。塬上青龙寺的樱花有早樱、中樱、晚樱十多个品种,早期开花的有彼岸樱、八枝垂樱、染井吉野;中期开花的有一叶樱、贵妃樱、郁金樱;晚期开花的有关山樱等。樱花的花期一周左右,青龙寺的观花期可持续一个多月。

青龙寺第一波开花的有染井吉野、彼岸樱。染井吉野花先于叶开放,花单瓣五枚,盛开时满树是花,如同堆雪,彼岸樱有纯白色、红紫色、淡红色几种。随着天气逐渐暖和,一些中晚期樱花也赶在3月下旬开放,一时间各种色彩爬上枝头。关山樱花叶同放,一树樱红。郁金樱花浅黄绿色,花心深绿,花蕊鹅黄,花瓣从花心到边缘绿白过渡,似绿色蝴蝶满树飞舞。贵妃樱倒挂钟形花瓣,花梗翡翠绿,花萼粉红,花朵桃红,如胭脂浓抹,娇艳动人。一叶樱花白色,朵大4厘米左右,重瓣5轮以上,花开锦绣成堆,宛若绣球满树拥挤,堆雪砌玉,晶莹耀眼。

在众多樱花中,我尤为钟爱的是珍稀品种八枝垂樱。此种树形高大,枝条细长,弯如垂柳,花为重瓣,淡红白色,数枚花组成伞形花序,垂枝花团锦簇,如粉色瀑布飞流直下,蔚为壮观。空海纪念碑左近的数株八枝垂樱,花期正盛,吸引不断的游人在树下留影。俊气的少女深入花丛,与“瀑布垂帘”相拥留照,人面樱花,分外俏丽。孔兄乃性情中人,见状不由吟出“她在丛中笑”的句子。

春天的阳光真好。登乐游原踏青,我看到了蓝天下飘飞的风筝,看到了花树下孩童的嬉戏,看到了赏樱人群的笑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