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清明 曲径入林深翠中(中国画) 无利也要起早 泉州纪行 一见如故的林放与范泉 结缘公交21路 广陵首邑洇水墨 一个中国男孩的励志故事
第14版:夜光杯 2025-04-15

泉州纪行

谢俊美

2000年2月,我受华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院指派,前往福建泉州函授,同行的还有世界史研究专家沐涛教授等老师。

先期到达泉州后,参观了当地名胜古迹。开元寺规模宏大,“大雄宝殿”四字系明代常熟人孙朝让所书。寺内有唐代桑树一株,枝叶稀疏,古韵盎然,据说当年泉州同盟会秘密机关就设在寺里。我们参观了寺内“泉州佛教文物展”和“弘一法师(李叔同)生平事迹展”,寺内悬挂清人王仁堪(可庄)的字轴,因年代久远,已墨迹黯然。

授课余暇,我们还参观了承天寺。该寺修建于明代天启年间,规模宏大。木樨香飘,寺内香烟袅袅,梵音时闻。参拜明代大思想家李赟(李卓吾)故居,李著《藏书》《续藏书》等。在泉州期间,我们还参观了万安桥,又名洛阳桥。桥全部用条石砌成,桥边有宋代晋江太守、水利专家蔡襄石像、石碑,碑文述说了蔡氏治水爱民事迹。石桥宏阔,伸向大海,远接天际。泉州又名“光明之城”,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我们参观了郑和下西洋的石刻文字碑,无不为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感到自豪。

函授期间,适逢南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州举行,我们有幸受邀参加。南音源于晋唐(五代十国)时期,以琵琶、箫、二胡等为乐器,以说唱为主。南音类似昆曲,哀婉凄怆。五代时中原内乱,许多氏族大家举家南迁,颠沛流离,歌词多怀念,被人称为南音。因有些氏族还举家下南洋,此南音又传到东南亚一带。清代康熙年间经李光地推荐,南音受邀入宫演出,收到好评,以致流传至今。

函授结束前夕,我们受邀游览了崇武古城,为明代抗倭所筑。戚继光素有民族英雄之称,平倭大将军。戚继光石像,手持方戟,一手指向大海,威武雄壮,表现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患、捍卫祖国的英雄气概。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