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钢
21路是一条横跨上海南北向的公交车,沿线途经中共四大纪念馆、左联纪念馆、鲁迅纪念馆、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等,是条名副其实的红色线路。早年的21路是翘着小辫子的电车,行驶在中山公园至虹口鸭绿江路梧州路间。当年笔者居住在海宁路旁的一条小马路余杭路,出门常坐21路电车,自打有记忆起,公交21路似乎从没“离开”过我。
我的姑母居住在南京西路德义大楼。德义大楼靠近石门二路,小时候去姑母家,21路公交是必坐的,从海宁路站到石门二路站。那时的海宁路站台设在胜利电影院旁,周边除了胜利电影院外,还有国际电影院、解放剧场、虹口大戏院,每次电影散场,站台上挤满了人,加上这一带又是商业中心,有着很浓的烟火气。
第一次一个人坐公交去姑母家时,父亲特意送我到公交站,千叮嘱万叮嘱,是到石门二路站下,不要坐过头了。还特地关照售票员,到石门二路站点叫下这个小朋友。但我还是坐过了站,车子已到陕西南路了,这下慌了,姑母还在站台上等着呢。这时,脑子里跳出一个笨办法,沿着原路走回到石门二路站。好在21路沿着北京西路开,没有转弯过。于是,在路人的指引下,在石门二路站找到了姑妈。
改革开放后,城市快速发展,余杭路老房子列入了拆迁范围,落户到了市区北部的凉城新村,暂别了21路。跨世纪之初,家附近的马路上有人开始架电车线了,心里一阵激动,四处打听是哪辆电车要进来了?架电线的师傅脱口而出:“是21路电车。”真的吗?我怎么与21路电车这么有缘。这下可方便了,去四川北路商业街、去南京路、静安寺再也不用发愁了,凉城地区的居民奔走相告。要知道20多年前,私家车还不普及的年代,途经多条著名商业街区的21路电车延伸到凉城社区是多么的重要。
时光流逝,21路的辫子消失了。随着交通出行选择的多样性,我也很少乘坐21路了。但当年那些乘坐21路的记忆,却长久地铭记在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