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上海领跑全国演唱会票房榜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读者 “书”妆归来  依然纯粹
第11版:文体汇 2025-04-19
思南读书会500期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读者

昨天,在思南读书会五百期特别活动上,起码参加了460期的“荣誉读者”许树建说:“11年来,思南读书会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听过嘉宾讲课,也组织过读者撰写心得。”与许树建志同道合的有十几位思南读书会的志愿者,他们坚持为每一期的思南读书会出读书札记,内容丰富,感情真实。札记既给作家留下一份纪念,也为每个普通读者提供一个写作的平台。“书友从40后、50后、60后、70后延续到80后、90后、00后,这样的感觉真好!”

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孙甘露有点激动,作为思南读书会的创始人,他记得从第一期到现在的点点滴滴,记得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题写了“思南文学之家”;记得第一期的主持人是作家王安忆。思南读书会的嘉宾名单非常壮观,几乎世界上所有重要奖项的得主都曾来过,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有共同的身份——读者、爱书的人,“‘思南’是一所学校,同时也是上海的景观。读者从南京、杭州、苏州拉着拉杆箱来参加读书会,听完就走,有的读者带着自己的孩子来,让孩子感受阅读的氛围。一个读书会听上去并不是那么轰轰烈烈,但时间久了,对读者、城市,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是上海这座城市赋予我们的书香。”

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阎晶明与思南读书会多次结缘,对他来说,这也是一个成长之地。“思南读书会的传播方式,是让创作者、出版者、学者、教授、作家、艺术家与广大读者直接交流,面对面切磋的方式,不但对一个城市,对全社会的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思南读书会第一期嘉宾作家孙颙回忆,第一期的主题“让过去告诉未来”是王安忆的主意,和读者分享的是孙颙的小说《漂移者》。“她说我们写小说的人,是记录生活,反映生活,我们写的都是过去的故事。但是未必不对当下的生活起作用,甚至可以影响未来。”

据悉,读书会对谈精选集《在思南阅读世界》出版至第六辑,第七辑将于今年面世。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