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硕
资本市场迎来新里程碑:全市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总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ETF产品规模的持续增长背后,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新趋势。
自去年9月底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到如今站上4万亿元关口,这一跨越仅耗时约6个月,也标志着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已成为公募基金行业的核心增长引擎。
从2004年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破冰,到如今科创板ETF、中证A500ETF等创新产品百花齐放,中国ETF市场在政策红利、资金配置与生态优化的共振下,正以“飞轮效应”加速驶入黄金时代。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ETF市场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多项核心因素:一方面,监管部门持续的政策支持为ETF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显著增强了市场参与主体的信心;另一方面,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和个人投资者专业水平提高,市场对ETF产品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另外,ETF产品规模的持续增长背后,也是越来越多投资者认可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新趋势。
有业内人士指出,ETF总规模突破4万亿元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多重积极意义。“首先,ETF产品的蓬勃发展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正在向更加成熟、国际化的方向迈进;其次,ETF以其便捷的交易特性,有效降低了普通投资者的参与门槛,显著提升了市场流动性,对平抑市场波动、提高运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不过,也有业内观点指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ETF业务也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例如,部分热门赛道和主题出现了大量相似的ETF产品,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之间的差异化优势逐渐减弱。另外,部分投资者对ETF的风险特征、投资策略和套利机制缺乏深入了解,容易在市场波动中做出非理性决策,投资者对ETF的认知和理解仍需进一步提升等等。
随着ETF迈向“千基时代”,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困难”已经摆在眼前,如何厘清分类成为当务之急。易方达基金就结合本土实践与国际标准,将股票指数ETF进行系统梳理,分为规模指数(宽基)、风格因子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四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