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打造全龄友好全时共享生态空间 传承航天匠心  二十八年专注一件事 “普陀温度”推动民营经济更上层楼
第2版:要闻 2025-04-20

传承航天匠心 二十八年专注一件事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特级技师王志江的故事

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特级技师王志江 采访对象供图

28年专注一件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特级技师王志江用亲身经历书写出优秀的答案——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秉持航天报国的坚定信念,长期坚守机械加工岗位,从未离开过研究所科研生产一线。

在车间里,在与零部件打交道的近万个日夜里,王志江陆续攻克了航天发动机控制阀门壳体精密加工、发动机微小孔超长径比加工等多项技术难题,设计制造的创新装置改变了航天发动机沿用多年的传统加工方式,提升近四倍效率……近年来,他先后获得2024年“航天技能大奖”、春申金字塔杰出人才、2023年“闵行当代工匠”、上海市首席技师、上海百名技能英才等诸多荣誉称号,研究的各类技术成果也已在我国的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嫦娥月球探测器等项目实施应用。

匠心“铸造”绝技

王志江是空间推进系统火箭发动机头部及推力室组合加工等关键零部件加工的技能专家。他在生产一线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精通各类航天难加工材料的精密加工、车削中心加工、车铣复合加工等操作方法,还练就了多套“独门绝技”,填补了国内许多技术空白。

面对“急难险重”,一次次破障前行、一次次超越革新,让王志江成为了团队的“主心骨”。在他身体力行的感召下,一线技能人员也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2023年10月,为按时完成某发动机型号全新方案头部产品的生产任务,王志江团队连续奋战38小时,成功啃下了“难啃的硬骨头”,及时交付合格产品,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2024年,王志江建成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在研究所的支持下,积极探索“一人一策”先导培优方式,为技能后备人才制定培养计划,组织参与技术交流、技能研修、技能竞赛等活动,致力于培养“跨专业、跨领域、跨工种”的复合型人才。近5年,王志江带领团队成员多次荣获上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创新奖、上海市优秀发明奖等荣誉。

匠心“智造”卓越

“以德为先,传承航天匠心;以技育人,铸就航天精品。”王志江与团队成员始终坚定技艺攻关与技术改进的步伐,致力于生产品质更高的航天产品,不断刷新航天加工“精度”。面临各型号发动机产品总需求量较过去急剧增长近四倍、产能却无法跟上的困境,他还组建柔性生产单元,开展卓越产品工程,实现生产质效双提升。

此外,王志江主动承接组织或指导开展了研究所及兄弟单位的多个技术攻关、工艺改造、新设备开发等项目,每年总结提炼在科研生产中形成的新招妙招,编制成“先进操作法”,并注重推广传授。

如今的王志江不仅坚持奋战于航天科研生产一线,还受聘成为了上海市人社局“大国小工匠”技能导师和徐汇区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团成员,利用自身技能专长和实战经验,在整个社会发挥航天工匠的光热。凭借“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和坚守,他努力开拓着自己的人生广度,持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赞歌。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