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会客厅
泰州市青年和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
“周末体验直通车(上海交通大学—泰州)”活动邀请学子深入泰州
位于上海虹桥时代广场的泰州海陵离岸创新中心
本报记者 唐闻宜
名城与名校,用一场地方所需与高校所能的“双向奔赴”,演绎资源互补、产创融合、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精诚合作。
4月20日,在“泰州日”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推介会上,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向广大青年学子表达了“爱才之州、泰想你来”的诚意:“诚邀交大学子从思源湖畔前往凤城河岸,领略泰州之美,共赴春天之约,为飞跃而求实,为创业而攻坚。”
校地合作发挥1+1>2效应
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泰州日”作为泰州市委、市政府面向全国高校招才揽智的“一号工程”,重点围绕泰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分12条专线奔赴全国高校招才揽智,用一天时间讲好泰州故事,表达泰州诚意,展示泰州形象。上海交大是今年“泰州日”走进全国高校的“第一站”,是泰州融入上海、对接上海的重要安排,也是上海“泰州人才周”系列的主场活动。
“泰州有通达‘大海新晨’的航班,有通达‘尘世幸福’的轻舟,有通达‘金色人生’的专列。”姜冬冬表示,泰州是上海大都市圈最年轻的城市,近十年经济总量连跨四个千亿级台阶。泰州正加快构建以“大海新晨”为标志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合成生物、基因技术、AI等领域,推进“优势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特别是随着泰州“十字高铁、八龙过江”的大交通格局加速成型,新时代的“沪泰路”正越走越宽广。泰州将为每一位追梦者耐心铺就从“起步”到“奔驰”的成长通道。
“上海交大与泰州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在产创融合、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密切,泰州的大健康和海工装备特色优势产业,与上海交大医学与船舶海工特色专业高度契合,双方正以协同创新促进互惠共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致辞表示,交大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教育、科技、产业深度融合,让更多青年才俊从“交大校园”奔赴“泰州热土”,推动“学科链”精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入“价值链”,让更多科研成果从“交大实验室”走向“泰州生产线”。相信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校地合作必将发挥1+1>2的功效,跨越新的台阶。
“泰”真诚汇聚青年人才
2024年,泰州连续第三年入选中国最具95后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强榜单,并首次入选“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系苏中唯一。是什么让泰州如此吸引人才?答案不仅仅是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基础,更是泰州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真诚态度和大力支持。
在“泰州日”活动上,泰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恒新从人才政策和服务的角度,解读“泰有引力”的内涵:
来泰州,事业发展平台多。泰州产业特色鲜明、逐强攀高;来泰州,优质岗位选择多。“泰州人才周”期间,70家企事业单位提供1100多个岗位,最高月薪4.2万元,相信总有一个岗位适合你;来泰州,创新创业支持多。设立凤城英才计划“双创引进专项”,对人才项目给予50万—500万元的资助;泰州是一座青春之城,只要你来,总能找到一个干事创业的舞台,期待与你携手并进、共赴星辰。
泰州拥有全国首个国家级“金改试点”、全国首创的“创新积分贷”;设立最高1亿元的人才专项、单项2000万元的重磅扶持;优化“到泰州,泰周到”的营商环境,“凤城英才卡”一卡通享。紧盯青年和人才需求,量身推出覆盖青年人才从“起跑”到“起飞”各个发展阶段的专项举措。目前,泰州共建成30家青年人才驿站,从“落脚”到“扎根”,泰州正以“驿站+”生态,构建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新场景。
在前不久举行的“周末体验直通车(上海交通大学—泰州)”活动中,50多位上海交大学子深入泰州,通过产业研学、红色教育和文化体验等多维度探索,全方位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与发展活力。上海交大2023级电气工程系学生唐圣敏表示,“泰州是一个既快又慢的城市,觉得慢是因为‘早上皮包水’的早茶文化。说快是参观了这么多企业,这里的创业氛围很适合年轻人,后续也会持续关注泰州的发展。”她的话语中流露出对泰州的浓厚兴趣和对未来的期待。
“泰州优厚的人才政策,独特的产业优势,让我选择将项目落户泰州。”江苏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天宇说,“来到泰州,我体验到了优质的全方位服务,从医药园区招商部门到新药申报服务中心的每一个部门,都是热情满满、随叫随到。”
助力各类人才“泰”舒心
蔡浩驰是泰州人,2020年考入上海交大,攻读航空航天工程专业,2024年本科毕业后保研直博,继续在交大攻读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他看来,上海交大的教学平台让他积累了很多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经验。不仅能够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还能参与到实际的科研项目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年,泰州构建了从实习见习到租房购房、创新创业的全方位支持体系,让我深受触动。特别是关心在外学子的举措,感受到了家乡对我们的重视。这几年航天航空产业在泰州也有布局,希望可以用自己所学为家乡发展出力。”
同样毕业于上海交大土木工程专业的朱仁凤坦言,毕业前也曾犹豫是否去一线城市发展,但最终她还是回到了家乡泰州。四年过去,疑虑早已打消,如今的她已能独当一面,成为海陵区政府投资项目集中建设服务中心综合科工作人员。“泰州是一座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城市,能给予年轻人更多机会。现在从事行业与我专业联系紧密,实现了学有所用。”
“成为选调生后,先后在乡镇组织科、办公室,团区委工作,之后担任乡镇人大主席,现任姜堰淤溪镇镇长。”上海交大毕业选调生童瑶表示,自己是学交通运输专业的,毕业后虽没有从事跟本专业相关工作,但一直为家乡发展争取技术、政策支持。比如对泰州市公交线路规划、轨道交通建设提建议等。“在与基层工作的相互磨合中,我完成了从学生到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家乡近几年发展很快,工作生活方面还有很多优待政策,诚邀校友来泰州绘就青春画卷。”
“借助多元化校园招聘活动,我们高密度走进专业对口的高校招揽优秀学子。”作为泰州龙头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通过各类校园招聘活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青春血液。
活动现场,不少上海交大学子表示,“走出校园,进入职场,最关心的就是住房问题,能够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生活上的压力就少了很多。听了泰州人才政策及城市环境推介,也能更安心地在泰州发展,感觉特别棒。”
当天,还举行了“大海新晨 潮涌泰州”人才引力场,分设大海新晨产业引力场、人文三水文化引力场、潮玩泰州生活引力场、泰有引力政策引力场四大区域。现场,泰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布8项“大海新晨”产业前瞻技术“揭榜挂帅”需求。上海长兴海洋实验室与泰兴市共建新能源船舶产业研究院,上海交大海洋装备研究院与江苏双达泵业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深海混输泵人才攻关联合体。另有一批校地合作项目签约,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智造以及氢能等“大海新晨”产业不同领域。
城市承载青年梦想,青年引领城市未来。如今,在各种人才优享政策“加码赋能”下,“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产业”的故事正在泰州接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