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万元德国钟弹簧断裂 修了又坏致卡盘破损 两个地方一个箭头 指示牌成“迷路指南” 沪上隧道“微整形” 破解频闪“光烦恼”
第8版:帮侬忙 2025-04-22

沪上隧道“微整形” 破解频闪“光烦恼”

整改前:北横通道频闪冷光

整改后:北横通道关闭频闪强光源

本报讯(记者 陆常青)3月25日,本报8版刊登《冷光频闪反光刺眼 隧道遭遇“光烦恼”》的报道,反映沪上多条隧道因照明设计问题导致司机“头晕目眩”的困扰,引发市民广泛热议。报道刊出后,隧道眩光问题的整改工作迅速展开。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针对市民集中反映的北横通道频闪冷光、外滩隧道墙面反光等问题,“微整形”工程已启动。目前,北横通道东段部分光源已完成调整,外滩隧道的反光系数检测与改造方案也在稳步推进中。

北横通道

关闭频闪强光 调低照明亮度

曾经,北横通道顶部密集排列的白色冷光LED灯与监控补光灯频闪交织,让这条通道被市民戏称为“眩晕长廊”。近日,记者回访发现,北横通道东段隧道有了明显变化:顶部原每隔200米设置的强光监控补光灯已悄然关闭,冷白光照明亮度也进行了调低处理。如今驾车行驶其中,频闪效应大幅减弱,驾驶员承受的视线压迫感也随之降低。

这两天,市民王女士驾车经过北横通道东段时也惊喜地发现,曾经让她眯着眼睛、小心翼翼驾驶的刺眼强光已不复存在。“现在开车进隧道,终于不用那么费劲了!”她感慨道。网约车司机王师傅也表示,如今开车经过北横通道东段,强光刺眼的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开车轻松多了。

外滩隧道

检测反光系数 制订整改方案

作为市民反映外滩隧道眩光问题的“焦点”,其墙面搪瓷钢板反光问题的治理已进入实质性阶段。4月18日,记者从隧道管理部门获悉,目前他们已将墙面材料样本送往专业机构进行反光系数检测。同时,通过张贴反光膜、调换上下位置等多种方式,对反光情况进行测试,力求得出科学合理的可行性改造方案。后续方案确定后,将对隧道内的搪瓷钢板进行针对性处理。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反光问题涉及材料光学特性与隧道结构设计的匹配性,必须经过严谨的科学论证。”早在4月初,相关部门就召开了专家咨询会,邀请光学、交通工程等领域的学者共同参与方案制订。若测试效果达到预期标准,将尽快开展全面施工,重点对隧道弯道、出入口等反光集中区域进行调整优化。

市民建言

兼顾安全美观 彰显城市温度

“隧道设计不能只追求‘颜值’,安全性和舒适度才是关键。”车主刘先生的建议道出了众多市民的心声。不少市民呼吁,在隧道改造过程中,应优先考虑驾驶员的驾驶感受,避免因过度追求现代感而忽视功能性。他们还提出,在今后的隧道等项目建设中,可以参考新建隧道以及复兴东路隧道浅灰色亚光墙面与弧形穹顶的设计,从源头规避眩光隐患的产生。

一条隧道的灯光调整、一块墙面的反光检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修小补”,却与百万市民的出行安全息息相关。相关部门以“微整形”的方式,迅速优化相关设施,回应民生痛点,正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生动体现。期待申城的每一条道路都能成为既高效便捷,又体现城市温度的“安心之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