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长三角“最云端”文旅新地标明年开放 “沪镇融合”打造产业协同新高地 乡村长出“艺术” 村民成为主角 国货硬核突围  拒绝半价陷阱
第10版:长三角/万象 2025-04-22

国货硬核突围 拒绝半价陷阱

温州鞋企创新布局+政策护航双线破局

扫码看视频

反复升级的美国关税加征政策,给我国外贸企业带来严峻挑战。近日,温州一鞋企强势拒绝美国客户趁机提出“半价拿货”的视频,冲上热搜。视频里,鞋企总经理态度坚决,“中国人脊梁骨要正,这时候半步都不能退!”视频外,企业积极转型,布局全球市场,探索中国品牌升级突围之路。同时,一系列“真金白银”的奖励和补助政策相继出台,助力温企“摆脱困境”。

拒绝美客户“半价拿货”

视频里的温州德赛集团已从事鞋类外贸30多年,海外出口占比超70%,其中美国市场占三分之一。去年底,该公司美国生产线订单已排到今年6月,却被近期美国关税加征政策搅得全线停摆。

美国客户趁机想用关税当“砍价刀”,逼着中国企业亏本贱卖,“你们已经生产的订单货物放着也是库存,不如半价卖给我们。”公司总经理张文杰果断回绝:“就当损失了一个客户,我们再找企业客户就是了。这时候美国品牌的压力大于中国制造,中国企业一定要万众一心挺下去。”

大快人心的回绝,背后是“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走进位于温州瓯海经济开发区的德赛集团有限公司,繁忙的生产销售场景映入眼帘。车间里,工人动作娴熟,加紧赶制订单;直播间里,主播卖力介绍,“出口转内销”的鞋款受到好评。

“这次关税影响,我们有两条产线直接停摆,但我们反应速度很快。”公司董事长余荣岳介绍。当美国客户还把积压库存当软肋时,德赛早已开始全球化布局。

“今年虽然美线业务下滑了,但欧洲线订单增长了超30%,南非、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加入也填补了美国订单下滑的缺口。”张文杰说,有技术、有科技、有效率、有供应链沉淀的“中国制造”在市场上颇具竞争力。“美国加税短时间会对企业造成困扰,但从长线来说,就算没有美国市场也没有太大的问题。”随着自研科技的加入,如今的“中国制造”早已不再是“廉价代工厂”的代名词。手握“高弹性透气健康鞋底”“可变鞋跟”等30多项专利技术的德赛,几年前就开始布局自主品牌,转战国内市场。目前内销占比已提升至30%,成为某电商平台男鞋品类的头部品牌。

工作间隙,张文杰参加了不少温州鞋企行业会议,“温州企业是很团结的,听不到太多抱怨,讨论的都是方法。”他说,接下来企业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上的不可替代性。

政策助企业“摆脱困局”

应对美国“关税大战”,单靠企业积极自救是不够的。4月16日,温州市商务局出台2025年温州商务领域市级产业政策,发放一揽子“政策包”助力温企应对困境。

“温货温出”拼箱可获最高奖励100万元,对接金华平台中欧班列给予全程铁路运费10%,境内外贸易救济案律师费最高补助150万元……围绕促进消费、拓展内贸、企业“出海”三方面,推出18条政策,其中既有对此前政策的调整,又有应对当前形势推出的新政策,通过“真金白银”的奖励和补助为温企注入产业升级的强心剂。

“政策包”还鼓励企业提升自有品牌影响力,助推中国品牌做大做强。对新获浙江出口名牌、新获评省级跨境电商出口知名品牌称号的企业,分别奖励15万元;对新获评省级跨境电商园的园区,奖励运营主体30万元……

为助力企业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政策包”对温企参加国际性展会的支持力度不减。企业参加市政府培育期(5年)内的自办展给予展位费全额补助;已举办5年以上的自办展和“一带一路”、RCEP国家的重点国际性展会展位费给予80%的补助……

此外,“政策包”还为温企出海保驾护航。投资建设、新获批国家级和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温企,可分别获得奖励投资200万元、100万元。对温州企业、行业协会参加境内外贸易救济案件应对活动发生的律师费,给予70%、最高150万元补助。

本报记者 黄于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