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复旦校友伉俪捐赠10亿元 发现新物种:上海膝角隐翅虫 “仅退款”退场,谁是获益者 土方车往来频繁 “跑冒滴漏”影响环境
第8版:帮侬忙/综合新闻 2025-04-24
增加149个新记录,摸清本市生物多样性“家底”

发现新物种:上海膝角隐翅虫

为摸清上海生物多样性“家底”,市生态环境部门正在推进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昨天在民生访谈中透露,这次大调查从2023年开始,今年底将完成外业任务和内业整理,这也是本市首次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普查”。

调查吸引了全市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公众等社会各方力量4000余人次广泛参与,也带来很多惊喜——已经发现1个新物种——上海膝角隐翅虫;149个新记录中,包括大型真菌10种、高等植物17种、昆虫122种。新发现的东方疣鳞苔、小口鳔鱼句、上海膝角隐翅虫等珍稀物种,不仅丰富了上海的生物画卷,也揭示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变化。

生物多样性普查旨在全面了解和评估上海地区的生物资源。本次普查采用了广泛的社会参与模式,这不仅提升了调查的效率,更让普通市民有机会成为生态守护者。

在众多新发现中,东方疣鳞苔尤为引人注目。这是一种对空气质量极其敏感的苔藓,其生存状况反映了上海环境质量的改善。

小口鳔鱼句首次现身上海,则传递出长江生态恢复的积极信号。这种对水质要求极高的鱼类的出现暗示长江十年禁渔和生态保护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更令人惊喜的是,调查中还发现了一种可能为全国首例的新物种——上海膝角隐翅虫。这种隐匿于湿地的微小生物,其独特的生存特性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生物知识,也展现了上海生态多样性的深度。

在新记录的149种生物中,不少发现来自学生们的参与,其中还包括中学生和小学生的贡献。这不仅见证了新一代对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也体现了生态教育在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养方面的成效。

本报记者 郭剑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