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台上人头攒动,外国观众组团参观
国产汽车的智能座舱和舒适座椅让外国观众忍不住点赞
外国观众镜头聚焦,仔细端详问界M8新车
主打都市年轻人市场的奇瑞iCar毛绒版让老外忍不住“贴贴”
来自迪拜的专业观众对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赞不绝口
本报记者 刘歆 摄影报道
黄浦江畔的聚光灯下,2025上海车展正以科技飓风席卷全球汽车界。连日来在车展现场,外国专业观众团组跨越重洋,在36万平方米的展馆内见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奇点时刻”。
小鹏X9全球交付,法国观展团对AI图灵智驾、主动式后轮转向竖起大拇指;中东客商指尖划过比亚迪“天神之眼”智能系统的全息投影,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在展台间形成共鸣。车展现场,中国车企用续航突破1200公里的固态电池、可自主进化的城市NOA系统,重新定义着移动出行的边界。长安深蓝S7的毫米波雷达阵列,红旗EHS9的域控制器架构,仰望U8的原地掉头……每个展台都成为颠覆认知的科技剧场。海外专业观众、经销商和媒体忙着在新车前架起自拍杆,用各国语言表达惊艳和赞叹;每一次触摸都爱不释手,仿佛未来已来。
一面是中国智造的全球化征程呈现多点突破态势,中国汽车加速迈进世界舞台,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中国车企参加全球竞争的重要支撑。另一面,全球产业格局的剧变在雷克萨斯上海金山工厂签约仪式上得到具象呈现——它标志着继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后,又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上海。到2027年,雷克萨斯品牌将在这座工厂内生产全新电动汽车,初期年产能约为10万辆。上海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备的城市之一,是丰田的不二选择。这个决策背后,是外资巨头对中国智能电动化技术标准的全面认可。
2025上海车展,这场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能源盛宴,不仅展示着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也成为中外汽车行业参与者实现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舞台,显示出东方智慧对汽车文明的重新解构。中国已绘制出未来十年的出行蓝图,汽车产业的百年变革在黄浦江畔悄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