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智慧快餐 枫泾随记 “金不换” 哪怕近黄昏 必生望海心 麦田流星 铁匠亮亮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5-04-27

枫泾随记

蒋鹰

太太受邀参加朵云书院枫泾店举办的诗会,我陪同前往。说来惭愧,居上海近一甲子,虽早知枫泾黄酒、枫泾丁蹄之闻名,却未曾游过枫泾。

初到枫泾,但见长廊绕河,白墙黛瓦映水;柳掩石桥,轻舟木橹欸乃。石街宽直,游人如织;店铺栉比,旗幌招展。江南多河,纵横的河道将土地隔成大大小小的圩,先辈便在这圩上造房建宅,又于临河处留出空地,以石板筑路;遇河则筑桥,或石梁桥,或石拱桥,将这大大小小的圩、宽宽窄窄的街连接起来。

枫泾成市于宋,建镇于元,遗存多处古迹名苑。近些年,又修葺诸多名人旧居,兴办书院、画馆、藏馆。入夜,漫步枫泾著名古长廊,廊外是界河贯镇,廊内有商铺比邻。廊边多茶馆,择一小馆稍憩,清茶一壶,凭栏临河。栏外木橹碾金波、过石桥,一船游人笑语。隔河有壁,题诗曰:“天目来源一水长,玉虚高观峙中央。界桥两岸分南北,半隶茸城半魏塘。”此为清人沈蓉城《枫溪竹枝词》之开篇。“茸城”乃松江别称,时属江苏;“魏塘”即浙江嘉善。故枫泾亦有“吴根越角”之称。如今,枫泾界河边,依旧存有吴越界碑旧迹。

界河自天目山来,通黄浦江。明宣德始,枫泾以此河为界,北属吴,南为越,南北分治。临河望月,不由感慨起来:地可分吴越,人却无分南北。吴风越俗,到此结成了同一种乡情。人情血脉,又岂是一块界碑、一湾浅水可以割裂呢?

一钩新月初上,悬碧天,落界河。忽然想起王昌龄的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