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思无邪(绢本水墨) 扇面天地宽 槐事 一次难忘的谈判 外滩建筑乐章的三重奏
第15版:夜光杯 2025-05-01

槐事

王成伟

谷雨前后,是槐花怒放的时节。祖祖辈辈的家乡人,每到这个时节,叫上二嫂喊上三妹,肩扛长梯,在一根长竹竿上绑紧一把提前磨得明晃晃的割刀,来到早已选好的大槐树下,像猴子一样嗖嗖爬上树,地上铺一块废旧的干净床单或塑料布,有人在树上采摘有人在地面拾捡。嬉笑玩乐间,一枝头一枝头的槐花就堆满了一地,鼓成一个小山。

妇人们趁着新鲜,回家赶紧配着自产的土鸡蛋或土猪肉爆炒,就是一盘农家原生态的佳肴。也可以在土灶上轻炒后垫在米饭锅底,半碗米饭半碗槐花,奇香顺着口腔咽喉进入肠胃进入魂魄,此后无论多少年,即便远在天涯也不会忘掉。

剩余大堆的槐花来不及吃,可以冷冻储存进冰箱,任何时候拿出来招待贵客都是一道特别的风味。年冬腊月里,想品尝下春天的味道,拿温水泡涨剁碎,配了肉泥包饺子包包子。牙口不好喜欢温软的长者,可以用柴豆腐细火慢炖槐花;想多道下酒菜的,可以凉拌槐花,还可以裹面挂糊油炸香酥槐花……有经验的巧手会焯水晾干,装进封闭的玻璃罐,慢慢储存。焯水后的槐花颜色变成玫瑰色,存放在玻璃容器里,密封严实,几年都不会变味。

除了吃,槐花泡着喝也是上佳选择。采摘的花骨朵,去掉花梗,加了冰糖,冲入沸水,三五分钟后,就是一杯可以祛火清热、消炎杀菌、预防腹泻、滋润肠胃的天然养生茶了。营养学家介绍,经常饮用槐花,有美容养颜保护心血管的功效;医疗专家介绍,出现外伤来不及就医时,把干槐花捣碎敷在伤口,可以很快止血,有不错的凝血功能。

槐花出现的时节,还会忆起那些采槐花的人。

父母退休赋闲在家,即便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了二十多年,仍然割舍不下祖祖辈辈传承下来采食槐花的传统。家乡是座小城,步行一两公里便可以轻松找到乡下老家记忆中的大槐树。前年清明前夕,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突然想起幼时在乡下老屋生活时槐花的清香。忍不住,便找了棵大槐树,采摘了不少。一些送邻居亲友,一些留着自己享用,一些快递到三千里外的上海。太太是四川人,从不知道我们湖北人对槐花有这样的情愫,儿女们都在上海出生、长大,也是第一次听说,都很新奇。大家尝鲜后还是吃不习惯,只有我视若珍宝,精心储存慢慢独享。

我有个偶尔才使用的笔名“三槐”,源于《宋史·王旦传》明确记载的历史典故“庭院植三槐”:

宋太祖开宝年间,赵匡胤以宰相大位诱惑兵部侍郎晋国公王佑,去打压功高震主鞠躬尽瘁的大将军符彦卿。王佑反劝太祖放下猜忌,被盛怒之下的皇帝贬职,遂在院子里种植了三棵槐树。亲友们不解,佑笑:槐刚直高洁,只要子孙后辈都能学槐,即使我不能位列三公,儿孙也必定可以。果然,次子王旦受新帝宋真宗之约,登临宰相大位掌权十八载,被誉为“太平良相”“宰相肚里能撑船”;孙子王素考得进士,位列工部尚书,入史书为国家栋梁;曾孙王巩,位高爵厚,为北宋著名诗人、画家,与苏轼兄弟情深,即便受其“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职依然从容淡定,苏轼愧疚感恩特撰《三槐堂铭》记怀,盛赞王氏:“郁郁三槐,唯德之符。”溢美之词,万古回响。

王佑1017年逝,享年六十三岁。自他之后,槐便成了王氏子孙传承千年的精神图腾,槐花之美之洁之雅,便不是其他任何花草可比拟的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