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高峰
近日,上海新华路地道意外成为社交平台上的“出片胜地”。年轻人涌入这条明令禁止行人进入的机动车地道,只为拍摄“与汽车擦肩而过”的惊险画面。
对此,上海警方已开展整治,并对其中一名拍照博主开出20元罚单。这场所谓的“王家卫美学模仿秀”,在社交平台上已偃旗息鼓,但争议并没有停止:近似于象征性的处罚,能否挡得住下一次流量诱惑?
社交平台扮演着并不光彩的角色。新华路地道拍摄事件中,尽管部分帖子标注“危险行为,请勿模仿”,但算法仍将“拍照攻略”推至热搜。类似情况在近年来不少野生景点打卡事故中屡见不鲜:博主们以特殊视角和滤镜把一些险境包装成网红景点,却很少提及安全隐患,甚至还传授绕过封锁的“偷渡攻略”。法律界人士认为,社交平台对此未履行应尽的审核义务。
回到新华路地道拍摄事件,尽管法律处罚上限为50元,但平台完全可以根据相关法规,对教唆危险行为的账号实施“禁言、封号、追责”的阶梯式处罚,从源头上制止流量冲动。
更进一步来说,平台还应建立危险内容识别、限流机制和“风险内容数据库”,对明令禁入的区域,主动屏蔽定位标签并追溯历史传播数据,对曾发生事故的网红打卡点自动关联风险提示,从算法源头切断危险内容的传播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