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5年上海游戏精英峰会暨上海游戏出版产业报告发布会在沪举行。会上发布的《2025年1—6月上海游戏出版产业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网络游戏总体销售收入832.83亿元,同比增长10.80%。其中,国内销售收入687.37亿元,同比增长10.73%;海外销售收入145.46亿元,同比增长11.12%。上海作为中国游戏产业的重要基地,在国际市场上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峰会上,米哈游、散爆网络、沐瞳科技等企业代表分别分享了国产游戏出海经验。米哈游旗下《原神》支持超过15种语言和4种配音,在出海领域表现优异。以《原神》与索尼的合作为例,在游戏开发的过程中,米哈游工程师就与索尼团队坐到一起,反复调试如何利用游戏机手柄模拟出游戏中拉弓的张力。《原神》还通过举办交响音乐会、艺术展等形式,跨领域寻求合作,让全球玩家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2024年游戏出海收入TOP100中的上海产品,原创IP占比达36%,这也印证了高品质原创内容是驱动游戏出海的重要力量。散爆网络的《少女前线》系列游戏拥有几百万字的故事背景、完整的时间线索,确保玩家有足够多的内容可以去挖掘。此外,《少女前线2:追放》还携手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传承人,为游戏角色“玛绮朵”打造苏绣衣装“花影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也是国产游戏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的最佳助力。
沐瞳科技的《决胜巅峰》中不仅有京剧、武侠、仙侠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还有金迦(原型为印尼神话中的金刚神)、卡里德(阿拉伯王子)、拉普·拉普(菲律宾民族英雄)、麦西塔尔(原型为缅甸历史人物江喜陀)等融合各国文化的角色形象。游戏通过线下联动等方式走进各国玩家生活,在墨西哥与饮品连锁门店合作,在日本与铁道公司合作推出观光专列,在美国与麦当劳合作在点餐时植入游戏道具等。
玩家生产内容是重要一环。沐瞳科技通过举办皮肤共创大赛等形式,让玩家的创意成为游戏的一部分。“游戏不仅是技术驱动的产业形态,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沐瞳科技副总裁王庆延说。
越来越多的中国游戏企业借助产品出海的契机,将本土的文化元素与全球语境相融合,探索文化出海的新典范。
本报记者 吴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