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一个智能设备随处可见的时代,从手机、电脑到智能穿戴设备,我们的眼睛很多时候都笼罩在电子屏幕的光芒中。眼睛作为人们感知外界的窗口,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长时间电子产品的使用,使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视频终端综合征”,包括视疲劳、眼睛干燥、刺激感、充血、视物模糊等,还有的人合并头痛和肩颈痛。了解智能时代眼睛面临的问题,并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是守护眼健康的关键。
智能时代的常见眼病
■ 干眼症:长时间盯着智能设备屏幕,会导致眨眼次数减少,泪液分泌不足,进而引发眼睛干涩、刺痛、异物感等。与阅读文本不同,数字设备长时间使用后不完全眨眼率明显增加,造成眼表泪液分布不良,炎症增加,加剧干眼。
■ 视疲劳: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眼睛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视物模糊、眼胀、头痛等视疲劳症状。研究发现,数字视疲劳在我国青少年中的发生率在70%左右。
■ 近视:儿童青少年的近视与智能设备的关系,早已众所周知。过去认为成人后近视度数基本稳定,实际上这一观点已被打破。过度使用智能设备也会导致眼轴变长,成人近视仍可能持续加深。近视加深不再止步于儿童青少年时期。
■ 黄斑病变:长期暴露于智能屏幕的蓝光可能对眼睛的黄斑区造成损伤,导致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严重后果。
应对办法总比问题多
■ 改善用眼环境:确保室内光线柔和、均匀,使电子设备的亮度与环境亮度基本相似,避免屏幕反光和强光直射。推荐使用护眼灯,减少眼睛在明暗交替环境中的负担。
■ 调整用眼习惯:遵循“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约6米)外看20秒,是有效缓解视疲劳和干眼的策略。
■ 选择合适的智能设备:优先选择屏幕较大、分辨率高、具有护眼模式的智能设备,减少眼睛在观看过程中的负担。虽然科研结果还没有防蓝光眼镜可以有效预防视疲劳的证据,但是对于高度近视以及眼底病变的人群,防蓝光眼镜可以减少视网膜的光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促进眼部保健:每天做眼保健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饮食适当补充浆果类提取物、类胡萝卜素以及ω-3脂肪酸补充剂,是经过研究证实可以有效促进眼健康的方法。
■ 定期眼部检查: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等项目。对于高度近视或者合并黄斑问题的患者,更要定期随访,尤其是合并眼底黄斑病变的患者,要在家里准备Amsler表格(主要用于检测与黄斑相关的眼部疾病,特别是黄斑变性、黄斑水肿、黄斑裂孔等影响中心视力的病变),出现线条弯曲或方块变形时应前往医院就诊。
虽然智能时代的到来让眼睛受到挑战,但是智能科技也可以帮助人们维持眼部健康。一些智能设备可以通过红光等方式,刺激视力发育或者预防近视;还有部分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使用场景和时间,自动调整光亮和色温,为眼睛创造更为舒适的视觉环境。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眼健康,科学用眼,享受智能时代带来的便利,让眼睛在智能科技浪潮中依然明亮有神,继续捕捉世界的美好与精彩。
李芳(主治医师)周激波(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图 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