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2日 星期二
子弹呼啸处  音符在跃动 候车如蒸桑拿  久站无处歇脚 截至六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 陪诊师“无单可接”如何解 救助站的女儿考上了研究生 住进ICU的她意外收到捐款 “我们的世界杯”激战正酣
第1版:一版要闻 2025-07-21

陪诊师“无单可接”如何解

方翔

一位市民考取陪诊师技能证书后数月,竟未接到一笔订单。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类似的吐槽不在少数。“陪诊师月入10万”的宣传语与“无单可接”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照。

陪诊是一种“刚需”,但订单稀缺的背后,折射出行业生态的结构性矛盾:陪诊师职业知晓度不高、陪诊市场成熟度不足,消费者更青睐固定陪诊师、社区志愿者等,新人只能争夺剩余的零散订单。

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是两码事。陪诊师不应仅仅是拿着证书的人,更应是“经过一定时长的培训,掌握基本健康卫生和护理知识等相关技能,能够陪同并协助老年患者接受医疗诊治的人员”。陪诊师培训不能“纸上谈兵”,而要让服务价值回归市场规律,向职业化方向探索。

培训机构要摒弃“速成班”思维,构建“理论+实习+继续教育”的终身培养体系。根据陪诊师的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医疗知识、沟通技巧、应急处理等培训内容,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

培训机构还可以与养老机构、家政公司合作,拓展企业客户资源,弥补患者端订单波动的不足,推动行业行稳致远。行业组织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媒体、社区宣传等多种渠道,加强对陪诊行业的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陪诊师职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